日本的美感教育

| 王浩博

【文/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王浩博】

  本院於20141178兩日在臺北院區舉辦了「2014亞太地區美感教育論壇」。在117日下午1550分到1710分有一場蠻特殊的論文發表會:論文發表的主題都聚焦在日本的美感教育。該場發表會共有三篇論文發表:1、黃郁仁彰化師範大學副教授及楊忠斌彰師大教育研究所研究生所撰的「Y. Salto的日本自然欣賞美學及其在美育上之意涵」;2、劉秋固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副教授所撰的「日本侘茶的極簡美學研究」;3、謝嘉文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所撰的「日本小學教育的『美意識』訓練」。

  三篇論文聽下來,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日本人的美感觀念以及美學教育受到佛教的影響極深。例如第一篇論文提到日本人的自然美學觀對其美育有三種啟示:其一,培養學生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價值觀;其二,教導學生培養同情共感的能力;其三,欣賞生命無常的美感。其中第三個啟示所提到的「無常」乃是佛教的核心理念,而日本剛好是一個天災非常多的國家,所以日本人對於無常的概念應該體會得特別深刻。無怪乎他們以櫻花為國花,認為生命雖然短暫但要活得燦爛。第二篇論文則提到,一般認為茶道最能代表日本文化特色。由千利休(15221591)集大成的「侘茶」或「侘數」的茶道,極富禪心禪味,可說是日本特有的審美方式之一。它的不均齊、簡素、枯槁、自然、幽玄、脫俗及寂靜等七性格,富含著「極簡美學」的精神。本篇論文的研究目的,就在探討極簡美學的淵源─佛教禪宗「無」、「本來無一物」的根本思想。第三篇論文,提到日本人從小就透過教育訓練學童「美意識」。而所謂的美基本上是從「潔淨就是美」的觀念出發的此又與前一篇所說禪宗的觀念有關,也難怪我們到日本旅遊時,就會發現日本到處都很潔淨。

  這是一場很有意思的論文發表會,更有意思的是本場論文發表會的主持人─來自宜蘭的陳松根先生,最後在做結論時自承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發願要把所有的寺廟都變成教育場所,據說是大會刻意的安排,可見大會之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