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當代美學對Kant的重新詮釋與發展:Genette論審美關係

| 黃彥文

【文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所博士生 黃彥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林志明教授在此次專題演講中,開宗明義點出自1970年代末期,法國當代美學界許多學者們紛紛對Kant《判斷力批判》裡的論述有別於「回歸康德式」的結構主義,進一步去重新詮釋與開展。最著名的有Derrida讀《畫中真理》、Lyotard的《崇高分析課程》、以及Genette的《審美關係》等。其中以Genette的觀點最接近Kant,所以用他的著作作為解說的對象。

Genette的美學貢獻,主要由Kant的論點「無利害關心」(deinteressement)和「嚴格主觀性」出發,除了相對提出「面向性關注」(attention aspectuelle)和「審美欣賞」(appreciation esthetique)兩個主張外。在論證過程中,有別於歐陸哲學傳統依賴內省的思辨方式,常常有太多陳述只是個人或集體的「意見」;Genette引入了很多英美哲學家的分析方法,目的要作到明題的清析組構及其可理解性,並透過對話讓各假設和論證之間對壘而前進、修正、或豐富內容。

一、「面向性關注」(attention aspectuelle)

藉由一位畫家畫出了其不知所以然的東西的故事,Genette提出一種特別關注事物的方式─ 「面向性關注」─ 即我們可以對事物單純感知,卻不帶有實用的辨識,這也是建立審美關係的必要條件。用「面向性」是因為如果用「形式性」(formelle)的話可能忽略了「內容」的部分;若用「感知性」(perceptuelle)則忽略了認知性的面向,但若從認知性的面向可以被理論性區分,不一定會缺席。因此,「面向性」意指著:有選擇性的從不同的關注方式來看待和對象間關係的構成。這也就是Kant「無利害關係」中所關照的「型構」(Beschaffenheit)

從審美行為(conduit esthetique)議題出發,Genette認為Kant沒有把審美的階段性分出來,因為除了品味判斷外,還有達成這一判斷的感知活動,這是一種「過程」。此外,他只接受Kant品味判斷四個部分中的性質分析,而反對絕對主義的分析。

站在無利害關係立場,Genette論證不同學者對「審美關係」中審美距離、態度、觀點、情境、狀態、經驗進行對照性閱讀等的論點,包含了Bullough的「心裡距離說」、 Vivas的「不及物關注」、Stolnitz的「充滿同情」、PoleUrmson的「循環說」、Dicki的「機制論」、Goodman相對主義立場的「範例化」(exemplification),基本上Genette堅決撼衛主觀論的立場。

二、修正主觀論的「審美欣賞」(appreciation esthetique)

Genette認為除了「面向性關注」這個必要條件外,「審美欣賞」是構成審美關係的充分條件。Genette批判了Hume審美鑑賞中的品味判斷的分級,是屬於事實的領域;但是審美判斷卻是價值的領域,這也是Kant使用esthetique作為嚴格主觀性的意義─只受主觀因素決定,由此把美學的研究重心由客體轉移到主體,探討的不再是美,而是審美欣賞本身,這也是如Schaeffer指稱的「後設美學」。

但是,Genette企圖修正Kant另一個看法「品味判斷的客觀化」特質,並認為這是一種主客體遇合時忘我的幻象,因為這是把因果完全歸因於客體,並誤視了其中的主體性。但是Genette認為這種客觀化是無法避免的,因此他使用了喜愛(amour)這個字眼,倒轉了「情人眼裡出西施」變成「不是眼中的西施,就不是情人」,即「審美主體判斷客體為美是因為他喜愛它,而且相信他喜愛它是因為它是美的」。之所以這樣修正有兩個理由,一是以因果方式來解釋自發性的客觀化運動,二是反對Kant所持避免落入相對主義的審美判斷有「合法的普遍性宣稱」(pretention legitime a l universalite)的觀點。

最後,林志明教授對Genette作出幾點評論,包含了:

一、在「無利害關係」的前提下,進一步導入了關注和欣賞的區分。
二、運用英美分析方法,取代歐陸傳統哲學的內省思辨。
三、解說了美學的兩層意涵:()作為一個研究領域。()作為學說或傾向,並透露出不同的品味。品味變化的成熟,不在於困難度或人生閱歷,而是能以一種兼融並蓄,可以接受不同類別、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的開放心態,這也透露出一種後現代的氣息。

整體而言,我們瞭解到或許我們可定位Genette為相對的主觀論美學觀點,並帶有心理分析的色彩。這也反映他在對Kant兩大論點的反駁:其一,無利害關心的美感判斷忽略了感受性過程。其二,共感性的立論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