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孝齊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阮孝齊】
2017年5月,「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Southeast Asian Ministers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 SEAMEO)在泰國總部召開國際會議,會中結合UNESCO的永續教育2030目標,提出2035年前完成的七項新教育議程(New Education Agenda),其中特別將推動技術及職業教育訓練(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TVET)列為重點項目(SEAMEO, 2017)。東南亞國家近年來在技術及職業教育上,進行了諸多改革,在產業區域整合以及教育計畫合作上,列為重點項目。東南亞國協(ASEAN)10個會員國技職教育主管於2016年5月12日在印尼峇里島召開論壇,研商擴大區域內技職教育和培訓(TVET)合作,增加各國技職學校教師及學生的交流。東南亞教育部長會議(SEAMEO)秘書長Gatot Hari Priowirjanto表示2016年技職教育論壇研商的重點在於旅遊、農業、工業工程及營建工程等4個領域(駐印尼代表處派駐人員,2016e)。我國教育部相當重視政府新南向政策之執行,強調東協及南亞國家正值經濟起飛,對專業技術人才需求龐大,希望透過輸出課程與專業技術能,達成產業互動以及開發市場的目的(教育部,2016)。因此,了解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技職教育發展方向,做為政策參考,是為本文之主要目的。
一、結合新興產業需求及在地產業特色發展技職項目
(一)針對新興產業人才需求投入
因應全球性的產業轉型,泰國、越南、印尼相當敏銳的將數位產業、物流業、綠色相關產業等納入技職教育發展重點。
泰國對於技職教育相關產業相當重視,對於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視為影響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泰國教育委員會(Office of the Education Council)發佈「國家教育計畫(2017-2036)」。泰國教育委員會(Office of the Education Council)秘書長Dr. Kamol Rodklai表示,基於國家教育計畫的推動方針,政府強調培養與開發人力資源及研究與創新,創造驅動泰國4.0。其中專注於汽車行業與零部件的勞動力開發,及飛機維修技工與師傅的發展來填補未來工業的需求。尤其是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深入推進18個教育地區與77個府的國家教育計畫,及根據泰國4.0經濟時代人力資源開發需要來增強泰國未來20年人力資源能力。其指出勞動力市場仍然缺乏未來工業發展的職業教育領域的技能人才如:機器人工業(Robotics)、航空與物流業(Aviation and Logistics)、生物化工與生物燃料工業(Biofuels and Biochemicals)、數位產業(Digital)及綜合性醫療產業(Medical Hub)等(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c)。
泰國總理指示要依照鼓勵教師之下一代繼續擔任教師項目培養教師,以高等教育網絡培養教師,職業教育要通過60家企業育才中心項目及促進教育和工作綜合學習,例如:綜合教育、促進11所卓越商業研究中心及各種研究和創新項目(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b)。
泰國教育部部長Dr.Teerakiat Jareonsettasin表示支持技職署為即將畢業生辦理職業技能短期培訓,在Minburi Technical College推出「短期技能培訓(Education to Employment Vocational Boot Camp)」計畫,該計畫是一項加強職業教育勞動力潛能的緊急迫切政策,提高勞動力技能來符合國家的需要。泰國技職署計畫透過內容豐富的課程及結合學生的知識來擴展到實際工作中,並強調專業要符合政府部門和國家發展政策及滿足中小型企業或普通公民的需求。該計畫的對象目標分別是需要接受其他專業技能培訓的即將畢業的高職生以及普通公民。技職署署長Dr.Suthep Chittayawong表示,根據該計畫安排的九門專業課程分別為工業、商業、農業、家政(Home Economics)、旅遊、資訊(Information Technology)、藝術、漁業、紡織業等,還可分為兩種共2,656門課程,第一種是符合泰國工業發展策略課程共550門課程,例如:裂縫監測(飛機機械師)、卡車司機、工業機電維修技術員、軌道運輸系統及高速動力列車等,已有20,933人報名參加培訓;第二種是當地需求的課程(Local Meeds)及中小型企業(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簡稱SME)共2,106門課程,現有61,206人報名參加培訓(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a)。
即便如此,泰國家教育標準及品質評估辦公室主任Chamnarong Pornrungroj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如果國內的技職體系培養的畢業生不能夠滿足企業勞動市場需求的話,泰國可能被迫聘用外國工人來泰國工作。每年技職學校提供企業勞動市場20,000名畢業生,但是企業勞動市場每年需求的勞動力為180,000人。因此,泰國的技職學生人數與高等教育學生人數的比例應該是60:40,但是事實卻完全相反或者更糟(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a)。
印度政府2016宣示(Pradhan Mantri Kaushal Vikas Yojana,PMKVY)計畫,目標是在未來三年訓練超過100萬名工程師並使他們順利就業,將由工程學院的教師們針對失業青年及中輟生提供訓練課程。這項計畫重點在於,將無年齡限制,除訓練工作能力外,也針對就業輔導與諮詢;其中將於本學年度(2016-17)開始與2,500所隸屬於全印度技職教育學會(All India Council for Technical Education,AICTE)的工程學院合作,每所學院訓練100名工程師為目標;緊接著將在下學年度增加到3,000所,後年度(2018-19)再擴增至5,000所,據估計將至少有101萬2,500名青年受益學得技能並取得工作。由主管教育事務的人力資源發展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and Development,HRD)的政務次長Oberoi主導執行,在各州也設有委員會管理此計畫的實施情形。AICTE提供經費補助給提供訓練的工程學院,根據作業規範,各學院可在為期一年間招募學生,並設定各項訓練學程的期間,定期穩定地培養出具就業能力的工作者;一般來說,在完成250小時的訓練後,可以自各學院取得上述各項專業證照。這些合作的工程學院必須在平日的課餘時間,利用原有的教學資源提供各項課程,以使得所訓練的青年學得適當的技能,並取得在國家技能檢定標準(National Skil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NSQF)規範下的專業證照,以取得工作或具備專業能力自行創業。(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2016)。
越南總理已核准由德國政府官方提供援助資助職業訓練改革。該項目將耗資超過2,320億越南盾($ 1,040萬美元),其中2,230億($ 1,000萬美元)將由德國政府開發援助補助。剩餘款項將由越南類此資金支付。其中在具體項目上,納入綠色經濟(依照綠色發展戰略)需要的領域:機械技術、電氣與電子工程、機電一體化並依照德國標準辦理(駐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2016a)。
(二)結合在地產業需求
東南亞國家大多數屬於發展中國家,因此本身產業有其特性,結合自然資源,技職教育改革也需要配合在地產業進行發展。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公開呼籲教育界要重視技職教育,以便培養印尼經濟發展所急需的人力資源。雅加達國際旅館學校(JIHS)校長Setiawan呼應這項政策,認為在雅加達發展餐旅業技職教育,將可滿足旅館大量人力需求,但政府不應該只是提高技職學校的數目,而應該重視教學品質的提升。Setiawan校長強調,餐旅職業學校的發展應該配合印尼有潛力但尚未開發的旅遊地區,在行銷這些旅遊地區之際,在當地設立旅遊職業學校,讓畢業生能直接留在該地區工作。中爪哇森美蘭第二高職(SMK Negeri 2)校長Imron Efendi認為政府提出要擴大農業技職學校的願景相當正確,但目前印尼大部分農業技職學校的設備仍然十分老舊,也缺乏良好的師資,在農業市場及行銷方面的師資尤其缺乏。對於海洋技職教育,多數印尼海洋技職學校仍然面臨經費嚴重不足,印尼中等和高等教育總司長Tukiyo表示一些航海的模擬設備都要超過80億印尼盾(約60萬美金),多數私立學校都沒有能力購買這些設備及聘請相關師資(駐印尼代表處派駐人員,2016a)。
在越南,河內人民委員會本年度將支付700億,優先辦理職業培訓並提供殘障人士就業機會。於2016-2020年間將提供技職教育予超過3萬偏鄉勞工。其中,有超過1萬5,500名及1萬4,400名勞工將分別接受農業及非農業相關工作之訓練。可預期將近80%的學員將找到工作。該項目的目標群體是偏鄉勞工,除了農田被政府收走的人民外,對有得國家功勳、殘障人士、貧窮人士及少數民族人員優先培訓(駐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2016a)。
泰國技職署針對8項技職教育議題進行改善,其中首兩項為提升小型技職學校水準及標準、以及發展特殊專長的技職學校,如發展技術職校來教學生修理汽車技術、造船技術、皇家工藝、商業管理、觀光、手工藝、漁業、農業等(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4)。此外,泰國在調整科技大學的專業教學,為了讓每所科技大學培養出不同專業的學生,除了必須改進課程外,還要有效提高教師及教學工具,同時依據各地區的差異進行調整,先在2-3所大學裡實施,並在各個專業上設立重點院校及次要院校,比如東部科技學校有造船專業教學,但是要為其他偏遠地方的學生規劃系統,例如南部的學生需要學習這方面的專業,可能需要在南部設立一所具備這種專業條件的科技學校(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b)。
二、強化技職教育師資與精進技職課程規劃
東南亞各國在近年的技職教育改革上,特別著重師資以及課程兩方面,除了針對重點項目進行規劃之外,也強調吸引優秀技術人才進入技職教學領域。
(一)重視技職教育師資與課程內容
首先,在強化師資上,印尼中小學教育部長Muhadjir Effendy表示,為加強印尼技職教育的發展,將於2020年前在全國增設400所高職,預計可以增加招收高職新生85萬人,估計需要9萬名新的教師。Muhadjir部長表示新設的高職將會增設一些新的國家重點領域如海洋及海事學科,所以教師的來源不會只依賴現有的教師培訓機構(LPTK),將會從其他的高等教育機構中招募。為了強化高職教師的素質,Muhadjir 部長強調未來從教師培訓機構畢業的學生將不會自動成為教師,這些教師必須先進入公司或工廠中實習,待取得一定的業界實習經驗後,才可以進入學校教學。希望能透過這個機制,讓教師把最新的工作現場實況帶給學生。目前印尼各部會及機構已成立團隊,正在擬定新的國家技職發展計畫,Muhadjir部長表示他會和高等教育部、工業部及人力資源部等單位密切合作,提供新的高職教師培訓與實習規劃(駐印尼代表處,2016c)。
同時,印尼科研暨高教部長Nasir表示,將於2017年投入經費改造現有12所國立技職大學,藉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專業功能,並鼓勵這些技職大學加強與其他國家技職教育合作。Nasir部長強調他的部會將會與德國、荷蘭、臺灣、加拿大和瑞士政府合作,首要目標是提升現有師資的水準,未來這幾所技職大學的師資除了來自學術界外,還要延攬產業界人士擔任,而尚未取得碩士學位的講師將會喪失任教資格。這個政策在呼應Jokowi總統多次要求提升印尼現有技術人員的素質,以便為產業發展儲備良好人力資源。(駐印尼代表處派駐處,2016d)
泰國也投入資金進行師資的聘用。Songkla府已花費了超過8億3,500萬泰銖建立了水產養殖中心,現還需要3億200萬泰銖來繼續建設,但再也沒有得到分配預算。解決高職教師短缺問題,希望提供7,455位教師,每年預算為16億1,000萬泰銖,教師與學生的比例為1:44或1:27(適當的比例為1:20)。15年(2015-2029)技術人員與技職畢業生獎學金預算為290億5,900萬泰銖讓5批共11,500個技職學生在國內及國外學習(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b)。
越南教育培訓部專業教育司副司長Nguyen Hong Minh對Tin Tuc報提及「職業教育培訓法」改變的一些關鍵。該部準備執行「職業教育培訓法」,該法將於2016年底或2017年初生效。我們要求全國所有技職系統重新審查其辦理之活動,並向職業培訓總局及勞動部提交報告。依據他們的報告,勞動部將發布指導公函,告知如何招收學生並告知職業培訓學校或中心運作之相關規定。此外,該部還認為需要重新培訓職業學校教師,以利渠等能滿足勞動部的3個必要標準:專業學位、教學能力及職業技能。同時,越南政府將選擇一些在該地區與世界各地較受歡迎的技能與職業來訓練學生(駐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2016b)。
(二)精進課程內容,提供相關獎勵支持技職教育發展
除了師資之外,在整體課程規劃以及支持機制上,東南亞各國也進行了相當多的改革。為了改革泰國技職教育並依據市場需求培養各類人才以增進泰國經濟競爭力,泰國技職署制定了以下七個策略:增加技職學生人數;提供技職學生獎學金;增加技職學校畢業生學力;增加技職教育資源;對技職教育管理系統投入財力等支持;與教師及職員共同解決技職教育問題;改善管理系統。同時,針對以下8項技職教育議題,泰國技職署認為需要更進一步探討:提升小型技職學校水準及標準;發展特殊專長的技職學校,如發展技術職校來教學生修理汽車技術、造船技術、皇家工藝、商業管理、觀光、手工藝、漁業、農業等;為在泰國企業最迫切需要員工專長類別,在職業學校中設立特殊教室培養學生具備該類專長;與諸如新加坡、德國、日本及中國大陸等具技職教育潛力國家合作發展重點技職學校;與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合作發展技職教育先趨計畫;發展23個Chalermphrakiat學校;與公司企業合作提升雙軌教育系統的品質;技職教育技職教育為了泰國進入東盟體系作準備,發展英文課程及迷你英文課程。(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4)
泰國教育部部長Narong Pipatanasai上將,在2015年1月9日公佈教育局會議1/2558號的會議內容,相關內容為優質化技職教育所提出之措施:1.從職業教育機構提高為專業化職業學校:會議中確認將普通的職業教育學校提高為專業化職業學校,其中包括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為了能與CLMV國家(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一起成為專業職業機構的中心,也必須提高職業教育機構的重要性、質量與標準。2.技職署推動工作將分為以下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選擇能在特殊領域發展卓越的職業教育學院,在2015財政年度開始選擇16職業分組如下:第二階段:將在2016財政年度開始產生17個分組,其中包括廚師、物流、信息技術、農業和種子技術、農業、漁業、結構學、建築學、服裝、紡織品、音響系統技術、飛機維修、代替能源、軌道交通系統、矯正術和托兒所(嬰兒和老年人)。3.六個月計畫:籌備與企業合力協作生產人力資源的行動計畫,雙方職業教育管理系統的發展,銜接標準職業與專業職業。包括調整教學形式和方式、學習過程、測試評估、工具和設備以及財政投資分析。4.一年實驗性計畫:計畫涉及到工具,設備,教室和實驗室的供應,與商業公司一起合作因材施教的課程的審評和發展。教師需要訓練成多技能,特別是在商業公司的特別領域上。在雙邊系統中的職業教育管理將會擴大,發展的結果將需要在一年內跟進,實驗性項目開始模擬式發展以達到國際標准(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5a)。
在馬來西亞,自2010年起透過青年發展轉型試驗室規劃推動的「馬來西亞青年國會」首次於2015年1月10日起,連續兩天在國會下議院舉行,來自全國的133名國會青年代表針對多項社會課題進行辯論,最終通過九項動議,其中和技職相關者有四項,通過人力資源部技職發展基金從政府相關公司、企業以及私人界的技職教育貢獻中,設立「卓越技能獎學金計畫」;設立以討論和制定東盟青年區域政策的「東盟青年大會」平台;設立「青年軟技能機構」;設立「青年員工職工會」,以探討青年志願的問題與課題(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教育組,2015)。
越南的改革計畫中,則將系統整合視為重要的工作。越南的舊制度中,職業和技術教育系統受教育培訓部的管理,而職業培訓中心則由勞動度管理。但是,依據「職業教育培訓法」,這兩個系統將合併為一個,這些職業機構將被分為職業中等學校或專科學校。但是,一些較弱的機構將被淘汰。最終,越南將有一個分為 8 等級的國家框架。將每個級別都明確擬定並緊密連結,以確保各等級能順暢流通。法律生效後,將有助於克服以前的職業教育培訓法的缺點及弱點(駐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2016b)。
(三)強化校外實習
實習制度作為技職教育重要的部份,在東南亞各國的技職教育改革中都受到重視。馬來西亞教育部計畫於全國10%的公立中學推行技職教育計畫(Program Perantisan Industri Menengah Atas, PIMA),在此計畫下,參與的學生將會用70%的上課時間在校外企業學習,其他30%的時間在校上課。
馬來西亞教育部副部長拿督張盛聞表示,這項計畫主要是讓對上學缺乏興趣或經常逃課的初中四和初中五的學生參與,共為期2年。參與的學生將會被安排在校上課兩天、校外實習三天。儘管大部分時間在校外參與實習工作,但學生也必須通過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意味著學生在畢業時,將同時獲得SPM文憑及馬來西亞技術文憑(SKM)。於2017年3月起率先實驗性推行此項計畫的雪蘭莪州雙溪毛糯一所國中,已獲得學校附近6家工廠的配合,讓學生到工廠內參與技職實習。參與的廠家來自空調維修、機車維修以及美容產業等。教育部預計於全國2,408所中學中,遴選其中10%的學校落實此計畫,並優先考量和工廠企業毗鄰的學校。張盛聞表示,參與這項計畫的廠家企業必須符合教育部指南,包括必須是輕工業類、工業性質無涉及危險等,以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實習。依據馬來西亞勞工法令,參與實習的學生也將不會獲得薪資,但是參與這項計畫的學生可以在畢業之後在實習的企業繼續工作,此舉將有助學習成績不佳的中學生進入社會工作(駐馬來西亞代表處,2017)。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近日前往德國訪問,強調此行特別前來德國瞭解「雙軌制」(dual system)的技職教育,藉以協助解決印尼所面臨教育及失業的問題。他認為德國所發展出這項「雙軌制」技職教育,重視訓練學生在企業實做,因此創造了政府、企業、學校及青年間多贏的局面。訪問過程中,西門子公司職業培訓總監Thomas Leubne表示,德國的雙軌制精神是有一套嚴謹的「訓練規範」,由公司、專業組織協會與政府取得共識,一同訂定訓練的架構和內容,以保證訓練內容都是符合業界所需的技術,學生畢業之後就可無縫銜接工作。西門子職業培訓中心每年投資1.87億歐元,提供約10,000名額到德國各地41個職業培訓中心接受培訓,每年約有2,000位在西門子公司受雙軌制培訓的學生進入職場(駐印尼代表處派駐人員,2016b)。
泰國在中學進行「提高技能知識」改革,規範在市政府、文化區、家長協會、職業培訓中心、區行政部及福利辦事處等支持下,於下午14:30-15:30辦理活動課程,例如:中小型企業(SME)、促進卓越英語課堂(EGL)、英語課程(EP)及促進奧林匹克及科學發展標準等活動。結果顯示教師大部分教師都喜歡且贊同舉辦這樣的活動,只有少數的教師認為是一個額外的負擔。師生間會更加親近,調整課堂教學行為,需要支持訓練及執行過程中的所需設備。大多數家長對「減少上課學習時間,提高技能知識時數」計畫表示贊同,願意在各個方面支持及配合校方。只有少數家長對學生學業及成就品質感到擔憂,尤其是大型學校或競爭力強的學校的家長(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5b)。
三、區域整合及國際合作
(一)著重英語及區域語言能力培訓
泰國為加入東盟共同體做好準備,規劃教育部東盟共同體策略,提高英語及東盟國語言的教育技巧、提高職業能力來適應邊境經濟特區的發展。技職署秘書長Chaipreuk Sereerak提到,通過與7個世界上在職業教育領域領先的國家合作,分別是德國、日本、新加坡、台灣、以色列、英國及中國大陸,提高技職學院的英語教學技能及為企業提高員工的職業技能。在雙邊教育管理系統裏添加企業的角色,目前有89,489個技職生在10,527所企業商實習。教育部部長建議技職學校要與企業配合,以便安排雙邊課程教學給學生,來解決這種問題(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b)。
同時,技職教育技職教育為了泰國進入東盟體系作準備,發展英文課程及迷你英文課程(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4)。具體作法上,泰國教育部將在兩個月內為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英文程度,開始使用學習英語的新應用程式。新的英語學習應用程式名稱為Echo English V,是專為職業學校學生學習英語設計的。泰國教育部技職教育署及私人部門共同合作發展這個學習的應用程式,三月以後就可以開放給學生免費下載使用。這個應用程式裡面包含了數千個在觀光及行銷等九個職業領域常用的英文單字跟句子,還包含了聽說讀寫練習的200個英文課程。部長說大多數的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英文著重於學習文法,造成了紙上練兵及重複的學習,並沒有辦法讓學生能夠有效地用英語溝通。他說這套軟體能夠幫忙學生學習日常經常使用的英語來幫助他們未來的生涯發展。泰國現在全國有167所職業學校,4,000名學生參加英文密集課程(English Programme)及迷你英文密集課程,幫助他們集中學習英文,但是全泰絕大多數的學生並沒有參加這類特殊英語課程,所以現在大多數職業學校的學生英文程度並不理想(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7)。
配合「鞏固國語、加強英語」政策,馬來西亞教育部於2016年開始於國內逾千所中、小學及技職學校實施高度融入式課程(Highly Immersive Programme),以期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高度融入式課程是依照教育部於1999年制定的「課外指導指南」推出的改良版政策,主要透過兩大面向,即「全校參與」(Whole School Approach)及「聯外概念」(Outreach Concept) 來推行此課程,以加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全校參與」,即通過學校各個層面,從領導層校長、教職員、家長到校外社區團體等各方都參與其中;而「聯外概念」則是通過與外界團體或單位的參與,提高教學成效,打造全面及有持續性的英語環境(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教育組,2016)。
值得注意的,我國的新住民外語政策,其所達成的區域整合效果,也受到重視。駐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2017)一篇報導中,說明臺灣教育部已將越南語納入教育體系的第二外語。由臺灣教育部安排一些國外訪團已抵達臺北市積德國小新住民教育中心,經過參訪,「中午,我們與老師們共同合影,留下美麗回憶,然後他們就送我們到門口,在我心中仍留下越南紫色長衫及學生們活躍與積極舉手學習越南語的印象」,留下相當好的印象,相信對於往後的區域整合,具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二)簽署技職教育合作計畫
透過簽署相關的技職合作計畫,東南亞各國可以達成區域整合的目的。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固然會面對競爭,然而亦能達成截長補短,共同面對全球市場的功效。印尼經貿部長Chairul Tanjung樂觀的認為印尼擁有2億4,000多萬人口,有很多具有生產力的勞動力,配合資金的投入,這將使印尼在未來20至30年內維持經濟增長。他補充說,印尼是東協10名成員國中最大的經濟體,東協所擁有6億的人口,不僅可為印尼國內市場創造更多商機,印尼也將繼續通過東盟經濟整合效應,加速國內經濟成長成為區域發展的引擎(駐印尼代表處派駐人員,2014)。印尼科研暨高教部長Nasir也表示,將於2017年投入經費改造現有12所國立技職大學,藉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專業功能,並鼓勵這些技職大學加強與其他國家技職教育合作(駐印尼代表處派駐處,2016d)。
其中最為積極的為泰國,除了上述提到和新加坡、德國、日本及中國大陸等具技職教育潛力國家合作發展重點技職學校之外(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4),泰國高教署2013-2015年間,透過一系列磋商,制定出泰國與鄰國「高等教育學術合作策略」(柬埔寨、寮國、緬甸及越南)、教育合作機制和參加共同發展外國合作夥伴關係。其政策目標有三,參加和發展鄰國的合作、透過泰國與鄰國的高等教育來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合作、以及與鄰國實施的學術合作來促進人力資源開發、提高高等教育管理品質以及提高大學生、教授級高等教育人員的潛能。
該策略草案制定原則使用教育外交(Education Diplomacy)方式來發展泰國和區域的人力資源及相互交換學習最佳的實踐方法,以及在高等教育學術合作計畫上得到進一步實施,以致取得最大利益,以及響應國家發展政策及加強對外關係的泰國政策。在實際策略上,主要透過(1)動員政府部門、私營部門、國際組織及戰略夥伴國家以合作方式來增進學術合作(2)使人力資源的發展邁入終生學習的社會(3)加強大學生、教育人員及相關部門間相互學習經驗。最終目標在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合作夥伴及基於共同利益、全面發展人力資源潛能並邁向有品質及有效率的發展及增長、以及使大學生及教育人員對鄰國持有積極的態度及建立區域公民意識。
其計畫指標包含9項,分別為政府部門、私營部門及高等教育機構間的計畫合作數量、政府部門、私營部門及高等教育機構的資助金名額、不斷建立高等教育單位及國際組織政策層面的計畫合作、發展高等教育單位的高階官員及有關機構管理員的潛能來加強泰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支持發展相應或符合泰國與鄰國共同需求的專業課程、鼓勵和支持共同需求的專業研究計畫、大學生及教育人員參加鄰國活動人數每年持續上升、參加合作計畫的大學生和教育人員對鄰國正面的態度明顯增加、與相關部門建立計畫合作。
同時該草案擬定了11項附屬計畫,包括(1)創意產學領導學院/圓桌會議計畫(Creative University-Industry Leadership Institute/Roundtable計畫)。(2)舉辦泰國高教署、鄰國及東協成員國間的首席執行官會議來建立共同指定的產業集群間或業務集團與高等教育機構間的合作。(3)高等教育政策論壇(Policy Forum on Higher Education)(4)發展高等教育機構高階官員及相關部門行政人員的潛能計畫。(5)發展相應或符合泰國及鄰國共同需求的專業課程計畫。(6)泰國與鄰國以“橫切問題”(Cross-Cutting Issue)的方式來建立研究合作計畫。(7)透過媒體創意大賽計畫來增加對泰國與鄰國的了解。(8)區域鑽石計畫。(9)最大化世博會交換(Exchange Maximization Expo)。(10)國際教育合作(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11)與鄰國建立良好關係的最佳實踐計畫。
最後,在實施過程上,首先,於2013年2月28日至2013年3月2日在The Greenery Resort Khao Yai酒店,Nakhonratchasima府舉辦會議來制訂泰國與鄰國高等教育學術合作策略。參加那次會議的人員有學者、高等教育專家、相關政府機構及私營部門代表共135人。在那次會議中收到了四份各國的高等教育學術合作策略草案。期間歷經多次討論,最終於2015年7月8日在高教署會議上提交第八次策略草案得到批准推行泰國與鄰國高等教育學術合作策略草案至相關部門,以便考慮及推進計畫進入具體實踐中(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6)。
此外,2017年泰國國家維持和平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運用憲法第44條例之權利,開放外國高等院校在經濟特區設立教學機構實現東盟一體化,並著重於泰國大學尚未開設的但需要的專業課程來促進泰國科技與技職的發展。2017年5月16日,總理辦公室發言人Mr.Sansern Kaewkamnerd宣稱內閣與國家維持和平委員會聯合會議批准國家維持和平委主管使用泰王國2014年臨時憲法第44條例權力讓外國具有高潛力高等教育機構來促進教育管理。一直以來,泰國私立部門的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專業領域無法開設的問題。教育部長Dr.Teerakiat Jareonsettasin表示,邀請外國高等院校來泰國經濟特區設立分校的構想來自多方,包括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The Board of Investment of Thailand)及泰國高教署,因為支持泰國4.0經濟時代的幾項專業還沒有人員供應,目前正在開放的專業教學,大學培養的人才尚未足夠,有些是關於高科技領域的專業尚未開設學科課程,如捷運及機器人等高層次創新課程需要具備高科技知識的人才(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b)。
參考文獻
駐印尼代表處派駐人員(2014)。印尼應加強技職教育以因應東協經濟整合。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57。
駐印尼代表處派駐人員(2016a)。印尼總統呼籲加強技職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99。
駐印尼代表處派駐人員(2016b)印尼總統力促導入德國技職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00。
駐印尼代表處派駐人員(2016c)。印尼新募高職教師需有業界實習經驗。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09。
駐印尼代表處派駐人員(2016d)。印尼推動國立技職大學改造計畫。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11。
駐印尼代表處派駐人員(2016e)。東南亞國協研商技職教育合作。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01。
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2016)。印度政府推動技職訓練,將在三年內訓練100萬名工程師。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07。
駐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2016a)。越南總理希望大翻修培訓政策。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99。
駐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2016b)。越南修改技職教育政策。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14。
駐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2017)。越南配偶第二代在臺灣就讀越南語。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36。
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4)。泰國推動改善技職教育措施。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62。
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a)。泰國面臨勞動力短缺,亟需改善技職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81。
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b)。泰國教育部通過將臺灣列入7個職業教育領域領先的合作國家。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85。
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a)。泰國教育部技職署投入一億泰銖,培養技職生技能。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21。
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b)。泰國開放外國高等院校在指定經濟特區設立分校,提供科技及職業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27。
駐泰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c)。泰國東部區域國家教育計畫,重視塑造高品質人才。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28。
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5a)。泰國技職教育優質化。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71。
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5b)。泰國教育部實施「減少上課學習時間,提高技能知識時數」計畫推動情形。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98。
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6)。泰國與鄰國(柬埔寨、寮國、緬甸及越南)高等教育學術合作策略(2015 年至 2019 年)。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01。
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派駐人員(2017)。泰國教育部為技職生開發學習英文應用程式。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18。
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教育組(2016)。馬來西亞推動高融入式英文課程。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05。
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派駐人員(2017)。馬來西亞中學推行技職教育計畫。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22。
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教育組(2015)。首屆馬來西亞青年國會通過九項動議。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69。
教育部(2016,10 月)。臺灣技職教育新南向。
SEAMEO(2017). Theme.
【全文請下載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