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少子化的趨向,讓日本一般的學生想進大學就讀已成為輕而易舉的「全入時代(全部都可進入大學就讀)」。相對也導致大學生學力低下問題的形成,更引發各界期待入學考試方式能有突破性的改革及變動。因此,每日新聞特別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為例,做了一份比較「由大學立場對入學者的選考」及「由高中立場追求升學目標達成」的簡單探討。
在美國並沒有如日本般的大學入學中心,可自動將考試成績及偏差值匯入的選考系統。美國共通的大學入學測驗有「SAT」,遴選入學者的招生辦公室(Admission Office)是依據志願申請書書、高中成績、論文(Essay)、面試等綜合評價來判斷合格與否。而人種、州民及畢業生的子女也列入判斷的條件之一。決定其合格與否是不同於日本式的考試模式,在美國決定入學者的過程,是期望藉由學力提升學校的商品運用,並進而達成促進升學的最終目標。日本升大學比例雖然已超過五成,但美國大學的入學率在2006年為64.8%。學生人數包含短期大學,私立佔2至3成,州立佔7至8成。一般而言常春藤系列及部分的州立名校的自我遴選率較高,而其他的州立大學則較低。
美國公立的社區學院等二年制大學是採取任何人皆可以申請入學的模式,美國大學對於入學者的遴選,多數是以其具備與眾不同的差異性,作為主要的決定因素。當然人種、語言及區域性的多樣化、經濟落差也列入重要的參考背景。但因衝擊到對個體的尊重及平等性,因此大學若僅藉由紙本測驗的考試成績來決定入學者,在現實上是有其困難。甚至會成為政治及法律上的議題,此與日本有極大不同的異質性,然而作為促進升學計劃的內容則是值得日本參考。
私立大學的名額半數以上是採取AO(招生辦公室)推薦入學的模式,由簡單的面試及論文便能招收學力低下的學生是常被詬病。因此,若能建構符合日本社會實情的多元性測試入學申請者的制度,則或許能為入學者開創更多的期待性及可能性。 在日本雖然強調高中多樣化、個性化,但由學校的教育過程中要孕育學生具備什麼能力?進入大學的必要能力是什麼?幾乎都欠缺明確的方向。藉由參考美國高中及大學間的關係,讓處在人人皆能進入大學就讀的時代,能了解高等教育的入口,是初等、中等教育完成的驗證。因此,由思考高中原本應有的機能,認真探討包含大學入學考試方式是日本目前極為重要的教育思考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