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IMSS及TASA資料談學生家庭閱讀資源

| 蔡翰征

 【文、圖 / 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專案助理 蔡翰征】

 

 

 PISA2009施測結果顯示,臺灣的學生閱讀素養排名下降到23名,比起許多西方國家雖然較為優秀,但比起韓國及首次參與評比的上海,卻是有些許落差,閱讀是一種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提升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於增進學生學習成就表現。

TIMSSTASA資料庫的學生問卷中對學生家中所擁有的閱讀資源多寡進行調查,本研究即在探討閱讀資源多寡與學生學習成就表現的關聯性,資料來源為TIMSS 2003國際數學報告、TIMSS 2003國際科學報告、TIMSS 2007國際數學報告、TIMSS 2007國際科學報告及2007TASA數學科、自然科國二學生問卷與學生作答反應。2007TASA學生作答反應以IRT 3PLBILOG-MG軟體校準得到代表學生學習成就表現之量尺分數。

由圖1及圖2可以發現,家中所擁有的閱讀資源越多,學生學習成就表現有較佳的趨勢。不過,這並不能直接解釋閱讀資源的多寡與學生學習成就表現有正向之關係,因為閱讀資源多寡或許實際上所象徵的意涵是學生家庭社經地位背景的高低,不過這一切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加以確認。另外,TIMSSTASA試卷間並無定錨題進行等化作用,因此量尺分數僅是能力值的線性轉換,不適合進行跨資料庫間的分數比較,但一致性的結果顯示,隨著代表家中閱讀資源多寡的課外讀物量的增加,學生所獲得的平均量尺分數在TIMSSTASA國二學生的數學與自然(科學)資料數據中皆呈現一致性的增加趨勢。

因此,豐富的家中閱讀資源,使學生擁有較多額外學習的機會,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成就表現亦能提供正面的學習效益。但可惜並非所有家庭皆能提供學生豐富的學習或閱讀資源。希望藉由本研究資料的呈現,可以提供部分參考的數據,進而從增加學校或社會上其他學習資源著手,讓所有學生皆能擁有一個快樂及充足的閱讀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