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 楊俊鴻 副研究員
從總綱的相關規定中,強化跨領域/科目的課程統整與應用,實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課程改革的重點。本研究主要以兩所國中為主要研究場域,以一年的研究時間,深度探討於學校與班級中,有關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的發展、設計、轉化與實踐的歷程,跨領域的課程實踐係包含跨領域的課程發展與設計、跨領域的教師共備以及跨領域的教師協同教學等作為。本研究所選擇的兩所學校為陽光國中及彩虹國中(均為化名),兩所學校所處的情境條件不相同,陽光國中是屬於都會的中型學校,其班級數為41班,彩虹國中是屬於偏鄉的小型學校,其班級數只有6個班。
根據本研究結果,對於國中落實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的實踐策略,可歸納為下列三點:
一、中型以上學校可採由下而上的課程發展模式,偏鄉小校可由全校成員共同發展跨領域的課程方案
陽光國中全校約有120多位老師與行政人員,而彩虹國中只有約20位老師與行政人員,故不同規模學校有關課程發展的組織與運作方式有所不同。陽光國中採取由下而上的課程發展模式,先由各領域教學研究會及學年會議彙整各方想法,再透過學校課發會來進行跨領域課程的整體規劃。而彩虹國中規模小、教師人數較少,較多時候可以進行全校性跨領域課程的討論與共備。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針對不同規模的學校,給予差別性的資源或相關的補助措施,以利國中端跨領域課程的實踐。
二、中型以上學校可透過跨領域/年級的課程共備、聯絡教學以及班群教學等方式,以進行跨領域的課程實踐
中型以上國中若要實施跨領域課程,可以操作的方法為:(一)實施跨領域及跨年級的課程共備,以形成跨領域的課程方案,然後分科實施教學。例如:陽光國中發展「科技的家鄉」之主題式課程,然後,係由各年級各科的老師分別進行教學。(二)各科教師雖然分科進行教學,但可與相關科目的老師實施聯絡教學。例如:數學老師在教「誠實的阿基米德」時,與表演藝術的老師進行連絡教學。(三)實施班群教學,以二到三個班級為一班群,結合不同班級與不同領域/科目老師的專長,以設計跨領域與跨班級的課程實踐方案。
三、大學(U)、學校(S)與學校(S)之間的課程協作,有助於偏鄉小校跨領域教師專業社群的運作與課程的實踐
偏鄉小校若有外部資源與計畫的投入與支持,有助於學校或跨校、跨領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組織與運作。例如,彩虹國中就透過「高瞻計畫」之申請,成立跨校且跨教育階段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該校致力於開創「高瞻科技」課程,以STEAM教育出發,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強調實作、實證的精神,據以培養能與世界接軌的人才。國中與高中、大學等機構的課程協作,可以結合大學、其他學校及社區的各項資源,有助於新課綱跨領域素養導向的課程實踐。
資料來源
楊俊鴻、林永豐(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的實踐:二所國中的個案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個別型計畫案成果報告(NAER-107-12-A-2-07-00-1-12)。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