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研究中心 | 詹美華
「閱讀史料」是認識歷史的基本方法,從中小學歷史教育到學術研究,都需要運用不同程度的讀(reading)、寫(writing)、思考(thinking)能力。而以歷史觀點思考、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是當今歷史教育的重要概念,也是十二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程強調的學科基本素養。這種歷史思維能力的養成,需要透過歷史史料或材料的閱讀與分析,讓學生從中發現、認識及解決問題,這種過程強調doing history,而不僅僅只是learning history。
有鑑於此,結合歷史、認知科學與教育三領域的美國學者Sam Wineburg及其史丹佛研究團隊,於2000年前後開始透過研究計畫的執行,致力推廣「像史家一般閱讀」(Reading Like a Historian, RLH)取徑,除用於培訓美國的歷史教師作為教學設計的一門課,也將這個取徑所設計的教學主題用於部分美國中學的歷史課堂,並試圖調查其教學成效。
在這樣背景下,Wineburg等人於2011年出版了Reading like a historian: Teaching literacy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s一書(2013年該書已有第二版);而臺大歷史系宋家復副教授將之翻譯成中文版《像史家一般閱讀:在課堂裡教歷史閱讀素養》(2016年,臺大出版中心印行)。
緣於該書的討論日益受到本地歷史教育研究者及高中歷史教師的關注,本院教科書研究中心因此與宋教授合作一項研究計畫,邀集十幾位高中歷史教師參與,用意在透過細讀該書八個美國史主題,所強調歷史閱讀能力培養的設計方法,亦即教導學生「如何」學習歷史、學習史家探究歷史的方法,然後將這種學習歷史的方法運用在當時課綱(101課綱)歷史主題的教學設計,這項計畫的研究成果後來出版成《歷史閱讀素養——教學設計之理念與實例》(2018年12月,國家教育研究院發行),也是本文特別介紹這本書的重要性。
此書共分為十二章。第一部分「理念篇」,第一章探討《像史家一般閱讀》一書所揭示學生學歷史的六個理由,包括:探究史源」(sourcing)、脈絡化(contextualization)、佐證(corroboration)、去神話化(demythification or demythologization)、打開教科書(opening up the textbook)、歷史閱讀素養(historical literacy)等,並提出教師如何編寫教案,包括:選題、蒐集文獻資料、構想教學腳本、製作史料講義與學習單,以及課後調查回饋等。第二章探討RLH教學取徑落實在教學上如何成為一種活動結構式介入、以文獻為基礎的課程(Document-Based Lesson),並透過美國 RLH 團隊與本計畫國教院團隊所研發的教案進行比較分析。第三章探討RLH教學設計的意涵與特色,並探討本研究團隊高中教師在教學設計與試教過程的問題分析與討論。
第二部分「教學設計實務篇」,由研究團隊高中教師參考RLH教學取徑,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經過研讀一年、實作一年的努力,完成了九個教學設計案例,包括:堯舜禪讓、孫中山、鄭南榕、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演說詞、文化大革命、韓戰與臺灣、李鴻章、臺灣棄留問題、國共內戰後是否到臺灣的抉擇問題等,每個案例都包含「研究」與「設計」兩部分,教師在提出主題後,寫下設計動機【問題意識】、該主題相關文獻的簡要回顧、學界討論之【提出核心歷史問題】,其後說明為何要教該主題【培養學生哪些歷史思維】,然後設計能培養歷史思維或技能的教學方案,在方案中說明如何運用所提供的閱讀材料(第一、二手史料等)與工具(學習單),並在每個教案後寫下教案設計與課堂試教的經驗、心得或建議,供有意執行該教案的教師參考。
該書出版隔年108課綱實施,高中歷史課程有了大幅變動並強調跨領域學習,原研究團隊教師認為,上述九個歷史主題雖然與新課程內容搭配幅度小、也不適用在跨領域主題,但回到歷史學科本身,特別是在「探究與實作」這一門課運用,該書的設計主題恰好可作為歷史學的訓練!RLH教學取徑邀請歷史教師帶領學生批判性閱讀史料、深入問題的思考,正是學生參與民主社會的基本能力。詳細內容,讀者可於本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TERIC)下載研讀(書名:歷史閱讀素養教學設計之理念與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