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語」授課是否代表大學國際化?從南韓經驗看大學國際化之目的

| 張珍瑋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張珍瑋】

不只我國大學為推動國際化而鼓勵各大專院校實施全英語授課,亞洲先進國家如南韓亦以「英語授課之範圍與班級數」為評斷其國際化程度之重要指標。然而,由極力推展英語授課之韓國高等科技大學近日一連五位師生自殺死亡事件,引發該國人民對於大學國際化之內涵的省思。

大學國際化的內涵是為了「學習英文」,或是「推展視野」?這是另一個要釐清的重點,如南韓某教授所述,英語授課對於老師與學生都是壓力,不僅是備課的老師需要更多時間準備教材,上課的學生也需要更多時間消化與理解非母語的上課環境與陌生的新知識領域。更甚的是,對於學生而言,在課堂中只能以英語學習,似乎邊緣化其母語,對於不瞭解「國際化」目的之學生而言未必是福。

大學國際化的目的,不在於語言而已。大學國際化的目的是為了以一個可溝通的語言當作知識的分享平台,大學所應著重的是讓學生與老師們瞭解為何大學及身為主體的教育者本身需要國際化,其目的不是為了「擠進世界百大」,亦並不是為了「把英語說得跟英語系國家的人民一樣好」。大學國際化的目的,實是為了在大學學術的環境下,透過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之個體,進行學術、技術、與文化間的交流與對話,進而擴展個人的視野,在大學的在學期間被預備成為一個具備進入全球化時代的世界公民,並在未來於各專業領域,均具備多元國際素養,得以與各國人民型塑國際的共識,真正成為全球國際村中積極參與世界事務之公民。

如南韓這樣因英語授課所帶來的過重壓力之師生自殺悲劇,實為對大學國際化真實目的之誤導,應為各國進行推展大學國際化之借鏡。教育應以「人」為主體,任何教育的目的,均不應超過對於促進「全人發展」作無教育目的之想像。國際化既立基於「全人」的教育實踐,成功的大學國際化指標,亦應立基在「培育出怎樣的大學生」,而非只為建立「個別的大學聲譽」而已。期待在更多對於大學國際化內涵之討論與對話之後,大學國際化之指標得以更貼近於符應教育之目的,而非達成短暫的工具性目標而已。

 

(資料來源部分摘自The Korea Times,由我國駐韓國台北代表部文化組提供,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