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 王淑貞 助理研究員
在校園內遭受霸凌之經驗,實質影響著兒童在生理及心理社會的長期發展,以及未來的身心健康。相較於國內還停留在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後的案件舉發、處理流程和法律懲戒,在國外已多將重點放在預防的介入方案,透過減少發生的危險因子和促進保護因子的雙向層面,從根本減少事件發生的機率。然而,哪些才是有效的保護因子,可以在實務場域應用呢?
由於家庭和學校是圍繞在兒童生活中的兩大場域,在這些社會環境中其實存在著關鍵的保護因子,這次的研究就從探究兒童在學校內的社會關係、家庭內的環境、遭受校園霸凌的經驗為主要的模型基礎,透過了解之間的運作機制(直接相關或是間接相關),進一步延伸出可以有效預防校園霸凌的具體策略。
校園受霸凌經驗包括被同學打、被排擠或被取難聽的綽號之頻率。而存在於學校和家庭當中的保護因子可以界定出三個主要的核心內涵:(1)家庭氛圍:包括家人的關心、安全感、好的相處時光、父母的傾聽及顧全感受、提供具體協助、共同做決策等;(2)師生關係:包括老師關心我、如果在學校遇到問題,老師會協助我;(3)同儕關係:包括同學會協助我、有朋友會支持我、我和我的朋友相處愉快。這次研究採用來自跨國兒童福祉第三波調查之臺灣資料(the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Children’s Well-Being, ISCWEB),以全國為範圍,有效回收1,230位國小三年級學童的自填問卷(46.8%是男生、53.2%是女生),再以路徑分析模型驗證變項之間的關聯性。
研究主要發現:師生關係及同儕關係(總稱為校園內的社會關係)是直接有助於減少校園霸凌的兩大保護因子。然而,兒童所處的家庭氛圍與在學校受霸凌的經驗並沒有直接相關,主要還是要看所處的學校環境而定。也就是說,家庭所能發揮的保護,必須藉由提高學童在校園內經驗到的正向師生關係及同儕關係,才能間接有效地降低遭受校園霸凌的機率。這樣的機制,無論是在男生或女生身上都同樣得到的結論。
在解釋家庭環境與學童遭受校園霸凌的間接關聯性上,可能由於生活在正向家庭氛圍的兒童,比較有機會發展出成熟的社會技巧、在學校內展現出與同學或老師之間良好互動的社會能力,同時也比較有資源和自信解決人際衝突,進而減少校園遭受霸凌的經驗。
然而,相較於家庭氛圍的間接作用,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童來說,在學校或教室內所經驗的正向社會氛圍及社會關係,才是減少校園霸凌經驗最直接的保護因子。此研究結果支持發展實質的預防政策空間,聚焦在以校園為基礎的正面社會關係營造,包括促進同儕關係及教師的功能角色,據此提出政策建議如下:
一、提高預防校園霸凌事件的共識:聚焦在預防作為,落實營造校園內的正向社會氛圍,例如在師生之間或同儕間促進彼此協助、支持、關心之氣氛。
二、持續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管理技能:藉著營造正面的師生關係或是促進班級內正向的同儕關係等核心關鍵,以減少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機率。
三、促進教育工作者之間的協力合作:增加可提升學童社會技巧及社會能力的短期介入方案及實務研究,以培養學童在社會互動及人際衝突解決的技術。
四、掌握學童的家庭氛圍情境,以幫助教育工作者整合家庭脈絡資訊於短期介入方案當中,進而有效率的提升學童社會關係。
學校教育的目標並非侷限在提升課業能力,根據教育部《十二年國家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理念指出,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各種互動能力亦是核心內涵。因此,發展防止校園霸凌的介入策略,促進有效保護因子的功能,不但扣合教育理念,也呼應我國自103年簽訂之《兒童權利公約實施法》,決心構築維護全方位兒童健康發展環境之目標,以長遠促進學童能力的正向發展,協助他們邁向成熟具功能的成人階段。
資料來源
Chen, J. K., Wang, S. C., Chen, Y. W., & Huang, T. H. (2021). Family climate, social relationships with peers and teachers at school, and school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mong third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wan. School Mental Health,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