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師如何看待轉型正義的教學?

教科書研究中心 | 李仰桓 助理研究員

  多年來,臺灣教育現場討論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轉型正義所要面對的歷史,都會被認為是敏感且具有爭議,所以很多老師不願意與此類議題有什麼牽連。不過,臺灣經過兩次政黨輪替後,社會一步步民主與開放,教科書對這段歷史也有更多說明;而十二年國教課綱在普通型高中歷史科的選修課程中,規劃了「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單元,代表著國家正式宣示轉型正義應是教育內容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想問:經過了這樣教育政策的變遷,在校園中討論轉型正義還那麼「敏感」嗎?在當前,老師們究竟如何看待這個議題的教學?

  為此,我們以高中歷史老師為主要對象發放線上問卷,並邀請幾位對轉型正義教學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們參加座談,希望能瞭解當前老師如何看待轉型正義相關教學。以下整理自填答問卷與參與座談的老師們所表達之意見,或許不能代表所有老師的看法,但應能協助我們觀察到一個整體趨勢。

一、轉型正義教育理念受到肯定,但應有更多元的觀點呈現

  根據調查結果統計,轉型正義教育的理念獲得多數老師支持,認為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民主、人權與法治價值,並可促進擁有不同歷史記憶或觀點的學生相互對話與理解。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仍有接近4成的填答者認為轉型正義教學有可能造成社會對立,更有超過6成擔心轉型正義教育會受到特定黨派觀點的左右。換句話說,雖然老師們肯定轉型正義教學,但仍舊會擔心特定政治意識型態對教學現場造成的干擾。因此,若能透過教科書編寫的技巧,或者採用更具互動性的教學方式,來開啟教學過程的論辯,鼓勵不同的歷史觀點在當中相互激盪,當能在相當程度上化解老師們的疑慮。

二、爭議性議題進入課堂的可能性已逐步提高

  我們列出臺灣脈絡中6個與轉型正義相關的爭論,包括「應否追究威權時期的政府官員於人權侵害方面的責任」、「應否保留或移除威權時期政治領袖的銅像」、「應否追討威權時期的執政黨以不當方式所取得之財產」、「社會上對轉型正義相關歷史事件為何存在著不同的記憶或理解」、「當前政府應如何回應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的要求」以及「藉由其他國家的經驗來反思我國政府如何處理轉型正義相關議題」等,然後詢問老師如果在課堂中討論這些爭論,是否符合轉型正義教育的目標?我們發現,對後三項爭論表示同意者,其比例高於前三項,推論其原因,應該是前三項相當有指涉性,因此老師們較為遲疑。不過即便如此,獲得同意最低的「應否追討威權時期的執政黨以不當方式所取得之財產」這項,也有超過6成老師認為討論這個爭論符合轉型正義的教學目標。我們認為,這個結果顯示老師們在當前比較同意在課堂中帶領學生討論政治上具爭議性的問題,這對於學生掌握現實政治中的爭論相當有幫助。

  而與此相關者,我們發現師資培育階段提供的戰後臺灣政治史或轉型正義相關議題課程,以及不同單位所辦理的在職研習活動,對於老師肯認轉型正義教育的價值,以及促進教師將爭議性議題帶入課堂中討論,有明顯幫助。相對而言,缺乏這些培訓背景的教師,比較可能抗拒在課堂中帶入轉型正義議題。

三、老師對教科書的評價相當分歧,期待出版業者精益求精

  針對現行教科書能否協助學生整體掌握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之概況,以及認知到社會各界對這些議題可能存在著不同的觀點或評價,老師們的看法相當分歧。根據調查結果,對教科書持肯定態度者僅稍微超過半數,其餘接近半數傾向於認為教科書的介紹並不完整,也未能反映社會各界的不同觀點;易言之,肯定與批評的比例約略相當,對教科書的評價沒有明顯共識。進一步來看,相對多數同意教科書的教學活動具可行性,也肯定問題討論的設計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不過仍有近3成的填答者對此持保留態度。事實上調查也發現,有接近6成老師表示會在教學時提供補充教材,顯示教科書可能無法獨立滿足老師進行轉型正義教學的需要。基於精益求精的期待,我們認為仍應持續鼓勵教科書編者謀求改善之道。

四、學生很歡迎以轉型正義為主題的教學活動,但家長很遲疑

  承上,或許是因為教科書內容未能完全滿足教學需要,有超過半數老師除了依據教科書內容授課外,還會自行設計課程來進行轉型正義的教學。我們的調查指出,這些自行設計的課程相當受到學生歡迎,顯然這個議題有學習上的需求。然而老師們也坦言,她/他們的同事與學生家長最可能反對這類自行設計的課程,而來自學校領導者與政治人物的反對並不如我們所預期者多;尤其,家長們的態度是低比例肯定,又高比例反對,實在是值得注意的現象。

  另外,有4成多的老師未自行設計課程。我們詢問其原因,發現多半與教學實務有關。大多數困難來自於授課時數不足,比例上遠高於第二個原因,即擔心被控訴為特定黨派灌輸政治意識型態,二者的比例幾為2比1,第三個原因則為考量轉型正義相關議題還有爭議,不大可能出現在大學升學考試當中。整體來看,授課時數受限才是教師未能進行較多轉型正義教學的主要原因。

五、結語

  雖然調查結果呈現出多數填答者認可轉型正義教學,不過參與座談的老師也告訴研究者,有些老師不願意填寫本研究發放的問卷,原因即在於不認同轉型正義的理念;因此,我們不能排除政治上的爭議仍然影響老師看待此議題的態度。不過,從上述研究結果來看,政治爭議影響的程度應該已經逐步式微,取而代之者,可能是教學實務上所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本文建議,針對因政治爭議以致較難接受轉型正義的老師,政府應於相關政策中更努力闡明轉型正義中追求民主開放以及重建社會信任的理念,以取信於老師,瞭解轉型正義教學並非教導排他的政治意識型態,而是更多元開放的民主價值。


資料來源

李仰桓(2022)。轉型正義教學的挑戰、因應方式與教學需求之調查。(NAER-2020-024-C-1-1-B2-0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附加檔案
  1. PDF檔案 高中歷史教師如何看待轉型正義的教學?.pdf

高中歷史 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