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淑玲
【文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黃淑玲 編譯】
【圖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黃淑玲】
新學年度打開大學排名的序幕。
揮之不去的排名
美國是第一個經驗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國家,排名系統由此而生。各大專校院藉著排名在這龐大的高教體系中尋找自己的落點與標竿;高教國際化,排名也走向全球化。全世界300萬的留學生也常利用排名尋找最佳去處,而各校則用排名尋找國際標竿與學術同儕。學界的決策者或官方單位也常以排名來決定資源分配等決策的基準。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排名已進入第17 個年頭,影響甚巨,但也毀譽參半。美國各色排名還包括「物超所值」、最佳舞會學校,最「怪異」學校等不一而足。大部分的排名可信度雖薄弱,但總贏得社會大眾的認真以對。
排名造成零合遊戲的假象
世界百大終究僅有100所學校,所以即使新加坡大學的名次提高而擠掉某校,也不意味他校的品質欠佳。不過,各國以排名指標來打造並維持研究型大學,全球的優質大學總數的確增加。但世界大學的排名或許該向美國的卡內基分類法看齊,先將世界各國的大學依照明確的指標定義進行分類,然後才將各大學依照其設校宗旨歸類於適當的類別中,如此才能停止雞兔同籠的排名所造成的零合遊戲。諸多論辯提出,世界大學排名的真正意義在於學校可找到自己的群屬,而非名次的排行,例如落點在第15-25名或第150-170之間遠比第17或 154名有意義,更能表達學校的優劣。
教學品質在排名中的位置?
簡言之,沒有地位可言。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也規劃對教學品質的排名指標,例如教學聲望、師生比、博士畢業人數與每職員數比等。但這些指標仍有削到蘋果皮沒吃到蘋果肉之虞。再者,各學門領域對教育品質的看法仍各分軒輊。
排名排什麼?問題何在?
研究產出是排比核心,也是最容易的量化指標。QS特別側重聲望指標,但以此指標作排名實有待商榷。而Thomson Reuters資料庫的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系統則多以文章引用數、研究計畫之經費規模、研究計畫之薪水所得等來評估。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和泰晤士報排名系統最常受詬病的就是排名指標或研究法常變動,以至於無法長期觀察學校排名的消長。不過泰晤士報的確努力將大學的主要功能放入排名指標中,例如教學、研究、產學與國際化程度等。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則集中在評比「研究」這個項目,所採用的相關評量指標可說是所有排名系統中,準確度與穩定性最高的一個。但這些標準較有利於那些能產出或吸引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因為他們財力雄厚、實驗室與圖資設備精良。而統計產能的方式各校不同,若不是美國的州立大學系統各校區分開計算,加州大學 (包含柏克萊校區、洛杉磯校區等)早已世界第一。
學術板塊的中心與邊陲
結構性的機會(opportunity structure),讓有資源的人因為結構性的便利,取得他人不易獲取的機會,因而累積更多的學術資源與威望。例如,英語系國家因語言優勢而贏在起跑點;歷史傳統、語言、富裕度、能吸引頂尖學者與學生、學術自由、用人唯才的學術文化等,是排名常勝軍的共通點;位居知識核心的大學與學術領域,如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常擁有龐大研究經費、研究產出快速,創造高引用次數的期刊論文。換言之,排名其實是極少數人的俱樂部。而各種優勢彼此間也有加乘作用,例如若是英文為母語又身處建立資料庫的大學之中,教授更容易得到出版的機會。
歐、日相對擁有上述資源;新加坡與香港有財務和語言優勢,加上海外徵才策略,所以多可在排名中展露頭角。中國經濟崛起,學術更活躍。地理位置或學術文化的核心-邊陲與否,與排名前後的確高度相關。但,只要規劃嚴謹加上資源充足,大學都比過往更容易在排名上有所表現。
我們身處何處?
從北京到波士頓,大學的所有利害關係人都參考著排名名單。各國必須審慎檢視其國內特有的大學體系與體質,並縝密思考如何將該國大學置入以研究產能為核心指標的排名系統中,才是明智之舉。阻攔排名實在徒勞無功:競爭、尋找標竿,以及高教全球化所隱含的邏輯等,都形塑21世紀的學術風景。瞭解排名背後的侷限性、迷思與可能的誤用,才能善用排名,不為之操縱。
資料來源: Altbach, G.P. (2011). Rankings season is here.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