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 | 編輯小組
本期共收錄五篇論文,第一篇《航向「子午線」:徐仲年《法文上海日報》中的中國現代文學譯介》探討在素有「東方巴黎」之稱的上海,《法文上海日報》展現了什麼樣的「世界文學」面貌?徐仲年在《法文上海日報》中又如何譯介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其翻譯策略與實績為何?
第二篇《《毛澤東語錄》的民間日語翻譯及其意識形態》透過比較《毛語錄》民間日語譯版的譯文與註釋,考察政治文本的翻譯與譯者意識形態的關係,探索不同的意識形態有無或如何介入翻譯之中。
第三篇《同調異聲─以命輯《滿洲源流考》上諭的三個滿文譯本為例》探討《滿洲源流考》這道上諭出現多個滿漢文本,相較於漢文本的高度一致,此上諭在滿文《實錄》、滿文《起居注冊》與滿文本《滿洲源流考》的內容卻不盡相同。《滿洲源流考》與《起居注冊》滿文譯文的語句順序及用字均不一致;滿文《實錄》雖與《起居注冊》的語句順序較為一致,但用字仍不同,且其斷句更貼合漢文本《實錄》,顯示在文書制度中對傳達文義的要求高於文字的照錄,也因此保留翻譯者對同一漢文文獻的不同理解,呈現「同調異聲」之態。
第四篇《重製╱置之坡:1950-2020 愛倫坡短篇小說在臺翻譯研究》分析近 70 年來於臺灣出版的 88 個愛倫坡短篇小說譯本,發現其中包含四種不同文本生成模式:假譯、在地翻譯、改寫與重製,各涉及不同程度的譯寫與再處理。愛倫坡做為文學符號,在四類翻譯活動中不斷被重製與重置,以符合在地政治社會脈絡與讀者需求。
第五篇《娥蘇拉.勒瑰恩《道德經》譯本:跨越文化籓籬的詮釋現象》的主題是關於科幻文學大師娥蘇拉.勒瑰恩在1997 年以非學者身分出版了她通俗的、具有性別意識的《道德經》譯本。研究追溯跨越文化籓籬的《道德經》詮釋與傳承族譜之脈絡,以得出一位不諳中文的世界知名作家做為「譯者」來「翻譯」《道德經》的背後意義,探索她在眾多《道德經》譯本當中的特殊案例。
本期所有文章皆收錄在「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TERIC) ,歡迎讀者上網閱讀【《編譯論叢》第17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