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 | 林佳怡
語言教科書中一定會有許多的人物與例句,這些人物的性別以及在例句中的樣貌,往往呈現出這個語言對性別角色的期許—瑪莉想結婚,雅客學漢語,但想結婚的總是女性嗎?是讀者過度詮釋,還是教科書裡真的有這樣的刻板印象呢?本院於2024年7月26日邀請法國洛林大學應用外語系李珮琪副教授,以實證的數據分析法國對外漢語教學教科書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分析。
李副教授首先介紹「具有語法性別」的語言,也就是多數的詞彙都會在構詞上區分出陰性與陽性,且都以陽性為預設值。雖然中文不屬於這類語言,然而包含法文在內,世界上有 38% 的人口使用這樣的性別語言,相關研究指出,這確實影響了語言使用者對人事物的性別想像。
這份研究的資料來源是法國大學通行的漢語教科書,共三冊,難度約為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 (CEFR) 的A1到B2級別,研究者收集教科書中所有的句子後逐一標記,並從多個語言學特徵加以統計、分析。整體研究發現:1.男性比女性更常出現;2.陽性名詞與代名詞比陰性更常出現;3.女性比男性更常以「關係人身分」(例如某人的妻子/媽媽/女朋友)出現在文本中;4.男性更常出現在句子的主語,女性更常出現在賓語;5.男性更常出現在語意中的施事者、主題、擁有者,女性更常出現在受事者、經驗者;6.男性搭配的情緒用語更為外顯、激動,女性搭配的則較內斂、含蓄。
研究數據證實,性別刻板印象確實存在於教科書的脈絡中。外語教科書除了傳授語言知識,也相當程度地承載該語言的文化,以中文為例,所謂「男主外女主內」及其他以男性為主體的價值觀,這幾年固然有所轉變,但仍深植於語言結構中,這種現象在臺灣與中國皆然,如何在教學中避免性別刻板印象對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成為華語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
李副教授也提到法國自1980年代起由女性主義語言學家發起的語言改革運動,期待弱化法語中的性別隱喻,但直至近年才逐漸引起大眾的重視,主要是因為法國制定語言標準的單位開始實踐這樣的理念。她認為官方的標準與帶頭作用,還是改革最具影響性的力量,這個觀點也為國家標準制定機構提供重要啟示,我們應認真思考如何在語言標準的制定過程中,積極推動性別平等的理念,以引導社會語言向更加包容與平等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