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復萌
【文 / 編譯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張復萌】【圖 / 出版商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非正式化:舉止與情緒的探究》一書係由國家教育研究院整併前之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之學術著作,並已於本(100)年9月發行上市。本書原著由Cas Wouters編著,Wouters教授目前擔任荷蘭烏特列茲大學研究委員(Utrecht University)以及阿姆斯特丹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Amsterdam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SSR)研究員,專長為二十世紀社會心理發展研究,主要聚焦在舉止和情緒在社會階級、性別和世代方面的轉變。本書譯者為張可婷女士(英國城市大學資訊科學博士班研究生,曾譯有《性與舉止:西方女性解放史》等十種譯著)。
本書主要在指出近年來社會結構所發生的改變,更多的團體(工人、女性、年輕人、同性戀、黑人、其他移民)獲得了社會認同,使其社會地位得到攀升,除了拉近了人們的社會和心理距離,更使得原本嚴謹的社會禮儀和情緒機制開始獲得鬆綁的機會。作者發現,社會階層的整合讓人們開始追求「回歸自然」和情感的解放。
對大多數人來說,「禮儀」(etiquette)這個概念係指在良善社會中的端莊「舉止」(manners),因此,禮儀通常被衛道人士認為是優越且不可或缺的舉止。比方說,1990年美國人巴爾卓治(Laetitia Baldridge)在其關於舉止的著作中提到:
「純粹的禮儀書」(just an etiquette book)在1990年代根本就沒有生存的空間。當時人們需要的是:教導大眾如何訓練自己或是別人的孩子有關舉止的書籍。唯有學童懂得適當的舉止,將來才會有強盛的國家以及健全的社會。而禮儀只是一種協定……舉止卻能涵蓋為社會所接受的行為(Baldridge, 1990: 4)。
而這一切顯然只是意識形態之爭,因此作者試著把意識形態擺放一旁,同時使用與釐清禮儀以及舉止這兩個用語的意涵。不過,作者還是傾向於使用「舉止」這一類的用語,因為舉止似乎更能用來描述,且又較不具任何褒貶的意味,例如「不合舉止(mannerless)」字面上manner加上less是「沒有舉止」之意,但這個字卻不能只當字面上的那層意思來解釋與理解,因為舉止這個詞彙還蘊含有人類學上的用意,反倒是禮儀這個詞彙並不具這一層面上的用法。
本書源自於研究1890年到2000年之間美國、荷蘭、英國與德國有關禮儀或舉止書籍之一個大規模的比較研究,本書作者Wouters教授於1990年代初期著手此研究計劃,他先從熟悉其他三個國家的舉止書籍,以及以舉止書籍為探討主題之相關參考文獻為研究的起始。在英國方面尤其受惠於曼紐爾(Stephen Mennell)所負責彙編的有關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英文禮儀書籍的節錄;有關最早禮儀書籍部分,則從大衛杜夫(Davidoff, 1973)、柯廷(Curtin, 1985)、波特(Porter, 1972)等人關於禮儀書籍之研究獲致其梗概;對於德國舉止書籍部分,則從克魯米瑞(Horst-Volker Krumrey)1984年的研究(Krumrey, 1984)得到最大的助益,克魯米瑞的研究詳細評論了德國禮儀書籍在1870年至1970年之間的演變,並在作者至柏林與克魯米瑞先生的訪談中進一步獲得證實;而引領作者進入美國的舉止發展史者,則是老史列辛格(Arthur M. Schlesinger Sr)所著關於舉止為主題的專書(Schlesinger, 1946)中獲得助益。本書之呈現以舉止書籍做為經驗證據之原始資料,並條列出以「舉止書籍」為標題之獨立書目。文中常常出現作者引用同一本書籍之不同版本所做的定義,用意在展現於不同時期中符碼(codes)的演變。
本書解釋了從1890年後,「舉止」和「情緒」符碼(codes)如何在美國、英國、荷蘭以及德國的社會中越來越「非正式化」,分析身體與社會符碼之間的連結,並使用了豐富有趣的歷史資料,以及社會學的研究途徑,探討「舉止與心態」的社會史,並將其進一步推向嶄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