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TASA家人相處狀況對子女學習成就表現影響

| 蔡翰征

【文、表 / 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專案助理 蔡翰征】


一個人一生的學習都是從家庭教育開始,從爬行、走路到奔跑,從喜怒哀樂的情緒表達到食衣住行的生活習慣養成,都與家庭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育的源頭在家庭,健全的家庭功能才是教育發展的起點。隨著社會越來越進步,父母親工作的忙碌使得親子間的相處時間減少許多,子女雖然物質生活越來越充足,可惜由家庭得到的心靈寄託卻越來越少,部分學子便在同儕中找尋家庭中得不到的認同感,結果可能出現許許多多的反社會行為,這並非我們所樂見的。因此站在家庭教育第一線的父母親有必要從小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營造家庭生活中和諧的親子關係,使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獲得成長所需的安全感與信任度,進而培養健康且健全的人格,有益於國家及社會。

「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以下簡稱TASA)於2007年學生問卷中,對學生與家人的相處狀況作了調查。本研究試圖了解學生成長過程中,學習成就表現與家人相處狀況之關聯性,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上表,顯示隨著家庭親子生活熱絡程度的增加,學生在五科的學習成就表現上皆呈現一致性的增加趨勢,即家庭親子生活熱絡程度越高,學生的學習成就表現也會較好。

藉由本研究的分析結果,我們認為雖然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提供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較有系統且完整的教育內容,但對於生理與心理尚不成熟穩定的未成年學子,其所需要的是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養成,此時,從出生到死亡都陪伴著個人的家庭教育便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家庭親子互動可以營造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和諧的家庭生活學習環境可以塑造子女健全的人格特質與良好的品德行為,而優質人力正是國家成長進步的原動力。

可惜文明社會的忙碌壓縮了親子之間的對話時間,許多家長總以為給子女優渥富裕的家庭物質生活環境,提供充足的課業學習資源,對子女學習便是最成功的助力。但實際上,充分的家庭親子互動溝通及適當的品德行為身教及言教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也才能提供子女穩定且有效率的成長學習環境,所以藉由本研究的結論可以提供家長及教育現場一個參考,或許針對問題學生的家庭生活背景進行了解,可以更有效提升其學習成就表現,尤其是未成年學子的學習教育更需要學習環境的助力,才能塑造其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此有賴學生家長、學校及政府共同來努力。

本研究結果僅供社會各界參酌,有興趣進行相關議題研究之研究者,可申請20052010TASA釋出資料(http://tasa.naer.edu.tw/Release/index.aspx)以進行更深入之研究討論,以彰顯TASA資料庫的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