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清山
【文/吳清山主任;圖/國立教育資料館 馬振善】
教師是從事培育人才的神聖任務,影響學生未來發展極為深遠。有優質的老師,才能教出優質的學生。
一位好老師,可能成為學生生命中的貴人;一位不適任老師,可能成為學生揮之不去的夢魘。身為一位教師,應當體認到工作角色的重要性,時時自我惕勵,不要過度追逐成為名師,而要以成為人師與經師為目標,並向良師邁進。
學生心目中的良師,應該具有專業與熱情,能夠無怨無悔投入教育工作,致力教好每一位學生,永遠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學生。
教育的對象,具有相當大的個別差異,「如何教好學生」,的確是艱鉅的任務,具有相當大的挑戰。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特質、不同的教學情境、不同的學生問題,都在考驗老師如何運用智慧,有效地加以化解。一位有智慧的老師,能夠運用適切的方法,開啟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能夠自我實現。
老師有了智慧還不夠,必須兼具慈悲,以「同理心和關懷心」善待每一位學生,才能讓學生如沐春風、如逢化雨。教師有了慈悲,就會有愛,愛是滋潤師生情感的元素,也是激勵學生向上向善的動力。
教師的智慧與慈悲,來自於教師的「心念」。智慧或慈悲很奧妙,都要以「心」作為基礎,才會永固。沒有心作為基礎,不可能牢固與堅固;教師有「心」,才會精進、才知自省,智慧與慈悲就會融入在風範言行中。
教師有了智慧,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教師有了慈悲,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教師以智慧育才,用慈悲化才,學生未來個個就會成材。教育界多一些有智慧和慈悲的老師,校園就會多一些溫馨與喜悅,學生也會享受多一些學習的樂趣。學生未來的希望和成就,就在教師的「心中」和「手中」。
註:今(2010年)適逢劉真老師百歲華誕,他是我的老師,也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教育家,謹以此文獻給吾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