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熟悉又陌生?認識科學文本中的術語複合詞

| 彭致翎

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彭致翎

  讀懂科學文本的語言,是科學閱讀理解的重要關鍵,不過科學語言經常運用精簡的術語來描述複雜的科學理論,不易閱讀。以「光電效應」為例,讀者每個字都熟悉,但對其科學意義卻感到陌生。事實上,這個術語是由「光」、「電」、「效應」等詞彙複合而來,表示光子照射在金屬板時會使其發射出電子的物理效應。這些原術語含有新術語的部分意義,例如「光」是指「光子」,「電」是指「電子」,「效應」是指兩者之間的物理效應。

  上述例子提示了三個意涵:第一、隨著新科學理論創建或是語言使用習慣,科學術語會「繁殖」,術語之間相互複合形成新的術語,衍生新的科學意義,因此術語如何複合,又具什麼規則?值得探究;第二,新術語拆解後,原術語可能含有新術語的部分意義,瞭解術語的複合規則可作為閱讀理解的鷹架,有助於讀者推論新術語的意義;第三、在科學教學上,由於科學術語會繁殖,因此學生除認識每個術語的意義之外,亦需解讀術語經過複合後所轉化的特定語義,教師亦宜認識科學術語複合詞的意涵,在教學上有效幫助學生閱讀理解。本文以高中地球科學教科書為範疇,探析術語複合詞類型及構詞規則,並討論術語複合詞對學習之影響和教學建議。

一、術語複合詞類型及構詞規則

  術語或稱專有名詞,用於指涉該學科領域特定概念及意義。術語是學科知識體系中的基本要素,也是學習學科知識的關鍵詞彙。術語詞彙定義的理解、釐清及正確運用,對學習該學科知識和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學科學習必須充分理解這些關鍵詞彙,才能有效運用、表達或進一步探究問題。

  從中文構詞規則來看,中文詞法成分包含詞素、詞及詞組。詞由詞素組成,詞組則由詞組成,詞素是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其中自由詞素能單獨使用,又稱為詞根;非自由詞素不具有實質意義,又稱為詞綴。中文詞彙有單純詞(simple word)與合成詞(complex word)之別。前者如「氧」、「碳」,後者則為二個以上詞素的詞,其又有派生詞(derivational word)與複合詞(compound word)之分。派生詞由自由詞素和詞綴組成,如「老虎」的「老」是詞綴,並非指「年老」的虎;複合詞則是由兩個以上的自由詞素合成,其中至少有一個詞素是整個複合詞的語意核心,而該詞涵義與單獨兩個詞素的涵義並不完全相同,例如「地震」和地或震、「冰川」和冰或川。本研究從語法層次分析發現,科學術語複合詞可歸納出下列七種類型及規則,包含:

  1. 偏正:由修辭詞根與中心語詞根組成,例如「酸雨」。
  2. 並列:詞根詞性相同且具相關意義,例如「土壤」。
  3. 述賓:述語動詞為語意中心詞,後面詞素為賓語受詞,例如「脫水」。
  4. 述補:述語動詞詞根為中心詞,與補語詞根組成,說明動詞意義,例如「震動」。
  5. 主謂:由中心詞詞根與謂語功能之述語組成,例如「山崩」。
  6. 重疊:重複部分或是全部詞素而成,例如「星星」。
  7. 簡縮:長串術語的簡稱,例如「IPCC」。

  複合詞在中文與英語數量皆非常多,在語言使用上不可或缺。而中文複合詞除了詞的界定方法及標準的不同,尚有詞組分類潛勢、斷詞歧義等特性,使中文複合詞的區辨界定較之英語更為複雜。

二、術語複合詞對學習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科學術語複合詞多屬偏正類型,這是指在一個複合詞中可以同時找到「中心詞」和「修飾詞」,中心詞是語義的核心,修飾詞則是用來修飾中心詞的意義,出現在中心詞之前,它可以是數量詞、形容詞等,例如「酸雨」的「酸」是修飾詞,「雨」是中心詞,「酸」用來表達「雨」的pH值小於7。另外,術語之間也會再繼續繁殖成新術語,例如「土壤液化潛勢」,是「土壤」和「液化」先複合成「土壤液化」,「土壤液化」再與「潛勢」複合成「土壤液化潛勢」,這經過二層的複合過程,「潛勢」成為複合詞的「中心詞」,「土壤液化」成了「修飾詞」,描述砂質土壤因高地下水位產生液化現象,失去支撐建物作用的潛在程度。因此當複合作用不斷發生時,「中心詞」和「修飾詞」的角色也會不斷地轉變,故而分析複合詞需留意「中心詞」和「修飾詞」的差異及其角色的轉換,才能掌握複合詞的真正意義。

  偏正類型複合詞的修飾詞,除了修飾中心詞之角色外,亦具分類功能。例如「綠色能源」是由「綠色」修飾「能源」這個中心詞,但「綠色」同時也提供潛在分類意義,讓讀者認為有「綠色能源」和「非綠色能源」之分。詞組的修飾成分究竟是扮演修飾詞或是分類詞,從語法上看並無明確的區分方式。因此,一個詞組具有多元閱讀理解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對修飾成分解讀的困難度。

  科學文本還經常透過語法隱喻的名物化(nominalization),將動詞、形容詞轉換成名詞,亦即將動作、屬性轉變為物件或實體,以便構作科學概念,進而描述推理探究,像是「溫室效應」、「聖嬰南方振盪」等,已將複雜運作歷程濃縮成一個詞彙,背後其實蘊含深層豐富的科學訊息。複合詞所形成的概念系統並非顯而易見,學生通常不易透過表面的文字瞭解意涵。

  再者,中文由於字字相連,詞界限模糊,有時要判定多少個字要斷成為一個複合詞並不容易,在學科閱讀需依賴背景知識判斷。諸如像「溫室氣體」便不適合斷成「溫室」和「氣體」,因為「溫室氣體」在科學中具有特定意義,其指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如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如果我們將它切成「溫室」和「氣體」兩個詞,學生可能會覺得是「溫室的氣體」,而不是「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根據研究指出,學生習慣以拆字認識科學術語,將名詞拆切為個別字,再湊合為語詞的整體意義,如果學生能夠注意到複合詞組合上有中心詞和修飾詞之分,同時也能留意到兩個術語的複合不是只有單純的兩個詞義組合,而可能是衍生出新的科學意義,這些都是複合詞在學習上可能造成的影響,也是在科學閱讀上需要突破之處。

三、術語複合詞的教學策略

  上述問題提醒教師,教學時不應僅傳授科學知識,同時也應注意學生對科學術語的理解和使用情形。如何有效引導學生學習術語複合詞?教師教學的策略應留意:1.科學術語複合詞具有一定類型和規則,引導學生注意複合類型和構詞規則,有利學生對科學概念有更精確的解讀;2.教導學生不能直接從原術語拼湊出新術語的意義,因為術語語法上的複合不一定代表語意上的複合;3.透過分類比較辨析詞彙的特徵,釐清概念;4.將科學意義相近或相關的術語複合詞,透過視覺化網絡圖象方式呈現概念之間語義關聯性,引領學生去組織和推論訊息,促進學生對科學術語的抽象意義有更多的理解。教師亦需具備專業學科知識及教學知能,引導學生解讀詞彙意義,瞭解詞彙背後隱含複合之語法規則和語意成分,及可能所形成的概念系統,以提升學生科學語言的閱讀理解。

 

資料來源

彭致翎、劉君毅、陳建民(2017)。科學教科書術語語言特徵—複合詞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案成果報告(NAER-106-12-F-1-01-03-1-03)。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