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還原-口述訪談稿的修整

| 李素君、葉盈君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李素君、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葉盈君】

  傳統以來,歷史的來源與紀錄均取自於書寫的文字,而口述歷史的取材與資料來源,則擴及相關重要參與者的口語敘述。因之,口述訪談紀錄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呈現。在口述過程中,由於談話多為雜亂、不連貫的語句,前後亦有矛盾之處,加以多有口語文字出現,因此,訪談稿的整理,備極艱辛,除了要忠於受訪者的原意外,遇有人、地、時、事相互矛盾之處,尚須利用各種檔案文件及相關書面資料加以考證,最後,再分別以時間、事件為經緯,擬定大小標題,訂立章節,還原歷史真相(陳德清,2001)。 

  本院教科書發展中心刻正進行「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發展之口述歷史研究(19522001年):知識論與課程觀的演變」專題研究,為精進參與同仁對於口述訪談稿的剪裁與重組能力,以及訪談資料的分析與呈現方式,本(103)年八月二十九日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游鑑明教授,就本年度四個子計畫(國小自然、國中國文、國小數學、國小國語)所整理的訪談紀錄進行點評,同時對於同仁整理訪談稿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難及問題,提出解決方法之分享與建議。 

  在國小自然科的訪談稿中,處處可見受訪者明確的課程論點及理念,令人敬佩並足為後學參考與學習。對於受訪者記憶模糊的事件及明確的時間、人名等,需加以查證補正,若已於其它論文期刊查閱到相關資料,可以注釋方式呈現並標示出處。另外,落標可說是訪談稿中的亮點,國中國文訪談紀錄落標漂亮,深具代表性,於此,可以看出訪談者整理文字的功力深厚。國小數學訪談紀錄提及受訪者女兒於德國受教的經驗,由女兒學習數學的德國經驗得到的啓發,並分享自身對於數學的課程觀,認為在小學時期,毋須引入過多抽象名詞與抽象定律,以避免孩童因畏懼而失去學習意願。國小國語訪談紀錄則因受訪者個人因素,自行刪除過多文句,將引發日後研究缺乏相關資料佐證的問題,於此,游教授表示,對受訪者個人的顧忌與考量應加以尊重,建議可改以「他述」的方式,由研究者改寫其它相關著作所整出來的資料,並加以注釋說明,以排除著作財產權等相關的爭議。 

  訪談稿太過口語化及過多的口頭禪應適度裁剪,但亦應避免將訪談時之情境及語氣完全去脈絡化,力求於口語及敍述間取得適度的平衡。對口述訪談時受訪者提供的資訊與事實有所出入或疑慮時,可將查證的相關資料引經據典地加上注釋說明。對於受訪者校閱訪談稿後,修改得過於文言或自行加入與訪談主軸無關之內容時,訪談者應有所裁擇,可與受訪者溝通協商後,刪去龐雜且與訪談相關脈絡無關的內容,亦可考慮將其所提供的資料另整理成附錄呈現。 

  本研究基本上並非純粹的口述歷史,而是以口述訪談的研究法來取得相關文獻中所看不到的第一手資料,藉由受訪者之生命歷程來發掘其與教科書編輯、教材課程發展之因果關係,並以此來探究受訪者於教科書發展編輯背後之知識論與課程觀。所以真正的訪談主角應為受訪者之學科知識論、課程觀,及其對當時之教科書和教材等的想法和感想,以及對未來教科書的期待和期許。經由多方交叉比對各關鍵人物的口述訪談資料,以及其它管道所蒐集之文獻資料,來建構完整的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之知識論與課程觀的演變。 

  有關訪談者提及本研究案口述檔案資料授權問題,因訪談稿的著作權為訪談者與受訪者共同擁有,基於研究上的使用,亦應考量著作權相關事宜,以利未來研究成果能順利公開及出版。最後,游教授建議參與本研究案的同仁,彼此可相互校閱訪談紀錄,互相切磋,力求訪談稿更臻完善。

【參考資料】

陳德清(2001)。口述歷史的方法與評價。國教輔導,41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