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信差—廖鴻基

名人講堂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 何佳澄

  「海湧伯老是嘲諷著罵道:『是不是想當一條魚?』有時,我真的感覺是一尾上網的魚」海湧伯口中這個想當魚的人,就是臺灣著名的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他的作品主要聚焦於海洋生態與環境,尤其是關於鯨豚的題材。廖鴻基組建了臺灣第一支鯨豚海上生態調查小組,其調查成果引起廣泛的關注,並意外地促成了現今在花蓮極受歡迎的賞鯨活動,這些努力讓更多人親近海洋,無形中提高人們對海洋生態的關注與保護,同時也將更多海洋知識傳遞給下一代。

  廖鴻基先生是花蓮本地人,年輕時曾嘗試過各種工作,包括擔任水泥公司的採購員,到印尼養蝦等;然而,35歲那年,他成為一名職業討海人,同時也開始嘗試寫作。最初,他只是因為自覺無法很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於是習慣性地將內心豐富的情感轉化為文字,而這些類似心情紀錄的作品卻意外獲得肯定。他首次以〈丁挽〉一文獲得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獎後,更連續獲得文學獎項,很多文章甚至被收錄於國中國語文教材中。

  他的作品不僅描繪漁民的生活經歷,還逐步深入探索海洋的圖像,試圖建構由臺灣島嶼探索海洋的新思維。他將臺灣周遭的海洋景觀、生態及海洋文化融合在一起,豐富了海洋文學作品,同時在臺灣文壇上樹立起鮮明的特色,而所有這些成就,都是建基於他對家鄉和海洋的熱愛與執著。

  相關內容,歡迎至愛學網點閱:「海洋的信差—廖鴻基」,其他更多精彩影片,歡迎至愛學網「愛生活—名人講堂」單元中瀏覽。


海洋生態 名人講堂 環境教育 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