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典範的轉移

| 吳清山 院長

【文 / 吳清山 院長】【圖 / 書籍封面(網路截取)

美國科學史家與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在1962年出版《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書,是針對科學概念演化所發表的哲學著作,距今剛好50年,它的論點深深影響到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尤其所提出「典範」(paradigm)和「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的論點,至今仍是學術界討論的重要議題。

典範是由理論體系、研究方法和哲學觀點所構成的,典範的轉移不僅會引起科學理論體系的改變,而且會引起科學家在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的轉變。

典範是一組有序的「學科結構」(disciplinary matrix),通常有下列四種意涵:1.符號式的通則:如公式、定律等;2.形而上學的信念,如原子論、最高原則等;3.共享價值,如「和諧」、「簡潔」、「完美」、「卓越」等;4.範例:實際具體例子,存在於生活中。

就教育研究典範而言,主要有量化研究典範和質性研究典範,前者以實證主義為基礎,重視數據分析和客觀推論為主;後者則以建構主義和批判主義為基礎,重視文字描述和主觀洞見為主。

學校教育發展隨著教育研究、社會變遷、教育思潮和資訊科技發展,已經從傳統學校教育典範慢慢轉移到新興學校教育典範,無論是學校制度、經營方式、課程與教學、學生輔導與評量等方面,都隨著時代潮流而有所轉變。

基本上,學校教育典範的轉移,從教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從關注教師教學導向轉移到學生學習結果導向、從知識學習轉移到能力培養的教育。就新世紀的學校教育而言,個人化學習、數位化學習、彈性化教學、挑戰性課程、多樣化學制、變通性評量、全球性課程、生涯教育與實習等,都將成為學校教育發展新的取向。

面對學校教育典範的轉移,教育人員不能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處理教育事務或進行教學,必須以新的思維和新的行動,持續不斷地再學習,吸收各種新知,厚實自己的專業知能,並拓展自己知識內涵和素養,才能在學校教育典範轉移過程中,負起「帶好學生」和「教好學生」的教育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