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歷史教材議題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研討會側記(六)

| 詹美華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專案助理 吳宣豫、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詹美華】

【圖/教科書發展中心專案助理 王才銘】

  本期電子報將持續上(109)期報導內容,摘述花亦芬教授、張茂桂研究員臺北場與蔡源林教授臺南場針對「宗教的理解與互動」場次所發表4篇論文進行的回應與討論。

臺灣真的沒有宗教問題嗎?

  花亦芬教授指出,過去英、法、美國,不像德國有宗教教育,但受恐怖攻擊的頻率卻遠比德國來得高,近年來這些國家改弦易轍,在歷史教育裡加入很多宗教議題,讓學生學習面對宗教衝突能有更多的理解。反觀國內,花教授指出一個長期存在的迷思:臺灣真的是個宗教寬容多元的社會嗎?衝突就是不好嗎?當宗教被拿來區別我者、他者,藉由定義我們自己是寬容多元的宗教觀,所反映的潛意識和心態是判定「別人的宗教不好」。相較於部分國家的宗教因堅持教義理想,造成在政治及社會上的衝突,臺灣的宗教表面上看來多元且包容,不像一神教的排他性,但一些神棍斂財害命鬧上社會新聞時有所聞,臺灣的宗教關係其實遠比想像中複雜混亂。張茂桂研究員也指出,臺灣宗教內部有很多不能共存的現象,宗教間有「正統性」、「信徒」的競爭,前者如大甲媽(祖)跟北港媽(祖)的正統之爭,後者如不同基督教派因真主之間不能共存而造成絕對信仰的對立,爭取彼此的信徒。因此,我們對於宗教實需有更多的反省,而非假中立的態度。

以史料併陳取代錯誤書寫與簡化判斷

  針對陳培文老師發表的文章,蔡源林教授指出,教科書書寫的錯誤,例如關於伊斯蘭教的選舉制度、素尼派及什葉派對於異教徒包容程度的比較等,這些都會引起頗大的誤導,使受教學生留存錯誤的刻板印象,當誤解持續存在,衝突即很難避免。花教授亦提出幾個關鍵重點:一、宗教的內涵與教義,是會隨著時空轉換而產生變遷,並非亙古不變;二、教科書內容常給予簡化的判斷。她認為理想的教科書應該要承認歷史上諸多的課題都存有爭議,最好能以史料併陳的方式處理,而非餵養學生一個看似定論的敘事。特別是課綱本身若具有一定的價值判斷,教師及教科書必須進行去迷思化的工作,與其給予學生簡化但存有偏誤的概念,不如以多元文化角度啟發學生討論,逐漸構築屬於其個人的思考。

瞭解「十字軍東征」實為錯譯,學習從地緣政治角度觀看世界史

  回應張百廷、陳惠珠老師的主題,花教授指出「十字軍東征」一詞是長期存在世界史教學中被錯譯的概念。深究十字軍真正發生的遠因,要追溯至七、八世紀時伊斯蘭勢力的滲入今日歐洲,使法蘭克人因不熟悉其宗教、文化及生活方式而產生危機意識,並試圖趕走這股外來勢力、建構屬於歐洲群體的概念。然而解讀宗教問題不能僅停留在事件表面的衝突,尚需考量地緣政治的問題,西歐與伊斯蘭世界間夾有一個立場搖擺不定的拜占廷帝國,導致當時世界情勢錯綜複雜,「東征」的對象其實不全然是伊斯蘭教。

  Crusaders在拉丁文字義即為一群戴著十字架的人,意指基督教徒往耶路撒冷朝聖的行為,教徒是由修女、兒童、農民等不分老幼組成的大雜燴,為了讓朝聖成功,教宗號召有戰備的騎士參與,「軍」實則是借用伊斯蘭文化中聖戰的概念而來。宗教能喚起極大的社會能量,然而卻很難進一步約束它,各式各樣的人加入後,十字軍的後續發展因此不再如原先動機般單純,但也不能單純以軍事行動視之。就教學而言,學生需先破除對「十字軍東征」有錯誤意識型態的認識,再建立起整體性的理解,才能掌握參與各方在當時的決策與行動脈絡。

探討外來宗教文明的碰撞如何衝擊本國產生變與不變的影響

  針對王偲宇老師有關太平天國的研究,蔡教授指出,該事件的意義在於西方文明第一次有機會如此深度地與東方碰撞,讓中國適應一個全然相異的西方中心思想,並發展成在地化的宗教。王老師在論文中探討的許多基督教義與內涵,有否助於學生了解此一歷史事件背後的意義,宜再作思考。而花教授建議,可以進一步讓學生思考基督教傳到中國以後,為什麼會被扭轉至截然不同的面向?以5060年代全球學運、民權運動開始遍地開花為例,為何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會演變成毛澤東的個人崇拜與「十年浩劫」,而非西方學運產生的一系列民主化效應?外來的文化與概念進入中國,何以很容易被扭轉到政治層面?甚至被當作領袖崇拜的理由?以歷史學的角度,這是真正需要被反思的議題。

  張茂桂研究員則從另一個面向切入思考,他指出由於宗教對於政權穩定性多半具負面的影響,中國歷史的政權不僅受無神論的影響,也對宗教心存提防,認為宗教會挑戰天子的權威。然而當宗教團體開始變成政治力量的強大支持者,宗教資本轉換成政治資本的時候,是否會對我們的多元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不僅在歷史學門,公民學門也應該投入探討。

宗教課題在課程綱要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宗教課題常常是教師在教學實務上不易處理的議題,南北兩場觀眾皆熱烈回應這個主題。例如洪碧霞老師回應指出,十字軍東征放在高中第三冊,但到第五冊才談迫害異端的問題,在授課時難以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圖像與概念,她建議參考國外設計以塊狀方式呈現,帶領學生進行主題式的分析。花教授也指出現行課綱對於不同宗教的引介,分配比例不均,在中國史教科書裡的佛教、道教、儒家等禮教、民間信仰都有獨立章節,但外來的宗教則沒有介紹,而唯一與一神教相關的題材在「太平天國之亂」裡提及,只是對學生而言這些外來宗教的接觸「不是『亂』就是『變』」。又例如介紹宗教迫害的章節,從十字軍東征、女巫大屠殺到宗教裁判所的發展,在這個唯一提及世界各大宗教的章節,微調後的課綱卻完全以負面表述的觀點當作主題,從和平教育的角度來看,歷史教科書中的漢族傳統史觀,其實正是變相地製造宗教歧視,使原先意欲培養世界公民基本素養的初衷不免大打折扣了。

   對本計畫研究成果關注者,可參考網站http://tpestudygroup.naer.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