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證據來源:系統性文獻回顧資料庫

| 謝進昌

【文 / 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謝進昌】

【圖 / 作者建置之系統性文獻回顧與後設分析網站畫面】

以證據為本(Evidence based)作為決策依據的理念早已被許多領域的學者、專家、甚至是實務工作者所接受並推行,醫學、護理、管理、教育等,都能見到其對於實務推動、學術研究的影響力,而在理念的背後,許多研究者關心的可能是證據來源、品質、亦或是如何連結研究成果與實務及回饋反思等議題,其中,若以證據來源而言,過去十幾年內,國內陸續成立或參與的(國際)大型教育資料庫,則可見政府或相關單位對於長期性、具代表性決策證據收集及評估的重視,例如: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TASA)、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TIPED)或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等,這些資料庫目的、功能雖不一,但其價值多具有描述教育現狀、探討教學成效及作為深入剖析影響學生學習或行政效能等因素及問題癥結來源,亦可為政策抉擇、行政管理或教育改進擘劃決策證據藍圖。

有別於前述資料或證據形塑是來自於人或單位機構調查,過去研究文獻所長期累積的實徵訊息,研究者若能有系統的濃縮、整理為資料庫形態,進而,從中粹取適當訊息,進行分析,以提出綜合性結論,亦不失為另一種證據來源,而此概念即為系統性文獻回顧及後設分析(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策略的功能,現行亦已被國外。

許多機構或組織廣為採納、並視為形塑重要決策證據的途徑,例如:美國教育部補助成立的What Works ClearinghouseWWC)、國際非營利組織成立的The Campbell Collaboration及英國倫敦大學主導EPPI-Centre等等,反觀國內,目前僅仰賴少數後設分析學者的投入,現行亦未有專責主導機構,有系統的執行系統性文獻回顧及後設分析任務,加諸,國內後設分析學者所編碼訊息,彼此流通性較為緩慢,致使後續研究者較難針對前人辛苦建築的研究成果或編碼資料進行二次或更新分析,如此種種,皆妨礙此策略於國內發展,鑑於此,作者是建置一系統性文獻回顧與後設分析網站(網址:http://meta.naer.edu.tw/index.php, 除分享自身研究成果外,更期盼未來有更多同好加入,透過本網站將後設分析成果、編碼資料分享於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