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社會,樂齡學習

| 蘇進棻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蘇進棻】

高齡人口的逐漸增加,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普遍的現象,臺灣也不例外。近年來,臺灣65歲以上高齡者,佔全國人口的比例逐年提高,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人類壽命普遍延長;(二)是因為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嬰兒潮世代的人口將於2013年進入老年期;(三)是臺灣人口出生率遞減的趨勢。這三大原因,使臺灣高齡人口佔整體人口數的比例逐年增加。

1993年開始,我國老年人口比率已超過7%,根據內政部統計處(2012)資料顯示,截至201112月底止,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2528249人,占總人口之10.89%,呈現逐年上升之現象。預估到2017年老年人口將達3282千多人,約占總人口14.02%,進入「高齡社會」。再到2025年,我國人口中將有20.29%65歲以上的老人,老年人口將達4755千多人,邁入超高齡社會 (教育部,2011) 。另依據行政院研考會預測到2024年,臺灣生產人口與退休人口之比將是4:1(白秀雄,1994),兩者預估的數值相當接近。

下表是民國80-100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統計資料,由表中數據可以清楚看到老年人口數是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若將上表65歲以上老年人口統計數據繪成趨勢圖,呈現以下圖示﹕


人口高齡化,代表年輕勞動力將逐漸減少,假若其他生產因素均維持不變,勢必造成整體產能下降,青壯年生產人口負擔加重。而少子女化更讓青壯年人口必須外出工作,無法兼顧照護老年人的責任,更形成高齡者無法受到合宜照顧的問題。近年來,老人的議題除了福利制度及醫療照護外,更重要的是對於老年國民如何施以教育,以保障老年人學習權益並落實終身學習理念。

高齡人口既已「活得更長」,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活得更好」,而參與社區的體驗學習(如﹕文史活動)一般認為是使高齡人口活得較有意義的一種方式。近年來,教育部為落實建構在地化的高齡學習體系,結合地方性的組織及團體,已於全國205個鄉鎮市區設置209所樂齡學習中心,研習對象以55歲以上之社區中老年人為優先,100年度全國各樂齡學習中心共計辦理33,913場次活動,814,951人次參與。另於100學年度補助85所大學校院辦理「樂齡大學計畫」,總計開設96班,共有2,900位中老年國民參加,以18週學制之學習方式,讓老年人進入校園和學生共同學習,以促進世代交流(教育部,2011)。由於高齡者健康較差,體力日衰,就近生活與學習是高齡者普遍需求,考量高齡者身心的特殊需求,建構一個適合高齡者生活、學習及養老的場所是未來的重點工作。將來若能實施「社區校政」,把社區當作一所學校來辦理,讓學習環境更貼近高齡者的居住場所,應是最適合高齡者需求的一種設計,有待大家來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