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本國語教科書中儒家道統人物的觀照

| 蘇琇敏

【文 / 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蘇琇敏】

儒家思想在二千五百多年來,一次又一次地經歷政治、文化的大變動大衝擊,在不絕如縷中以其開放性與包容性,重建新秩序,也重建新儒學,而其對於人的關懷、對於社會國家的關懷、對於自然的關懷,始終訴諸道德理性,期望由個人的圓滿人格,外顯於家庭、社會、國家,乃至於天下。

1952課程,迄至1993課程,儒家道統人物堯、舜、禹、湯、文、武、孔子、孟子出現於部編本國語教科書中,共計120課。其中,以孔子所跨的課程為最多(1952196219751993),出現課數亦為最多(46)。其出現課數的百分比詳如下圖。

 

孔子作為儒家思想之創立人,二千五百多年來被尊為至聖先師,其地位的尊崇自不待言,在部編本國語教科書中,他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儒家道統人物。而儒家道統人物持續出現於部編本國語教科書中,反映了二個面向:一是中華文化儒家思想在教科書中的主流地位,以「仁」為核心,強調「仁政德治」,是教育當局作為教化人民,型塑學童道德素養及國家文化認同的主要思想;一是堅持傳承儒家道統的代表性,堅持弘揚中華文化的話語權,從而宣示政統的正當性。分析部編本國語教科書,可以看出當時儒家思想在臺灣曾經有較為完整妥善的保存,以人為中心,以「仁」為核心思想,既要嚴格修身,又要以道德規範和倫理原則正確地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天的關係,進而謀求國家與國家的和平,乃至世界大同,是儒家一貫的關懷與理想。透過教育政策的落實,形成臺灣社會溫柔敦厚的底蘊。

歷史上,儒家思想對於東亞曾經有良性的影響。歷史學家許倬雲(2009)在《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書中結合社會科學角度,從世界文化的視野闡釋由史前時代至當代,「我─他」關係於中國歷史上的發展歷程、互動和轉折,他指出:「從東亞的『中華和平』(Pax Sinica,即Chinese Peace 的意思,是指中華帝國治下的和平。尤指東亞地區)中,中華秩序的存在,似乎減少了不少列國之間的戰爭。」

美國學者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強調「從東亞作為一個整體的觀點來看,新儒家乃是塑造一種新的共同文化的首要力量」。在狄百瑞看來,新儒學主要通過教育途徑影響到東亞各文明,「它以自我為中心,並以那種以中庸為中心的自我為中心」,「由於被《四書》所灌輸的這種人生取向,也由於《四書》被確定為整個東亞的基本教材,於是大家便有一種對以人為中心的共同展望(outlook)——或者更好是說共同內省(inlook)」。(梁宗華,2006

因此,儒家道統人物在部編本國小國語教科書的呈現,背後蘊含了深刻的意義與現實的功能。同時,儒家思想作為東方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與西方文化的互補性,也正在越來越為世界有識之士所矚目。而共同內省是儒家思想具有現代價值的重要因素,在成為內心導向的積極意義上,它是專心致志於自己的努力的,在不斷地反觀自照中,澄明自性而完成對超越價值的認識,因而達到內心與外在的和諧安定。宋代大儒張載的四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日看來,也還是意義深遠,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故而重視儒家思想的共同內省,使之成為和平教育的世界性共同話語,是和平教育必須正視的重要議題。

參考資料:

許倬雲(2009)。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台北:時報文化。

梁宗華(2006)。全球化與儒學的未來發展。《儒學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http://www.qlwh.com/jidi/xinshu.asp?id=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