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ISA到TASA談學生學習評量

| 陳清溪

【文、圖/陳清溪主任秘書】

經濟合作開發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兩千年開始舉辦「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計畫,每三年施測一次,2009年有六十五個國家及地區參與,評量十五歲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三科的素養,題目偏重情境化,貼近生活,評量學生重要知能的應用與溝通。台灣是第二次參加受測,樣本包含一百五十八校,共有五千八百三十一位學生參加評量。2006年及2009年我國學生的成績表現如表1所示。

TASA是「Taiwan Assessment of Student Achievement」的簡稱,由教育部委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於2005年開始建置,施測對象為小四、小六、國二、高中職二的學生,每三年施測一次,逐年區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進行施測,評量科目為國語文、英語文、數學、社會、自然五科,每個科目抽取國內約八千位學生接受測驗,施測內容以國內中小學課程綱要之內涵為主,目的在瞭解我國學生在現行課程體制下的學習成就表現,並分析學生在學習表現的變遷趨勢,檢視國家教育體制與政策實施之成效。

從表1可以發現,我國學生在PISA的排名上退步,平均分數與2006年平均分數比較,均呈現下降的趨勢,但差距不大,惟其他國家則急起直追,排名往上提升。從表2中可以發現,我國學生在TASA的表現,除了英語科2010年施測平均量尺分數低於20070.45分外,其餘四科的平均量尺分數均呈現上升的趨勢。

參加PISATASA的目的、抽測樣本、試題皆不同,但作為瞭解我國學生學習表現情形的目的是一致的,從評量結果可以發現我國學生學習的優劣處,成績是進步或退步,在國際上的名次為何?有哪些學習內涵是需要改善的,對於改進我國課程、教學、教科書及評量方式,確實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表1 我國學生在PISA的評量結果比較

表2  2006-2010年我國國二學生在TASA學習成就表現之比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