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介入與觀察者—都市酵母的社會設計經驗分享

從社會設計到學校設計專題沙龍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 林宥彤

  本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系統影響力辦公室於7月22日辦理從社會設計到學校設計專題沙龍最終場,邀請水越設計周育如總監,針對其創立之水越設計及都市酵母團隊,分享其對社會設計的理念以及實踐經驗。本次專題沙龍採線上辦理,開放基地學校夥伴與本院同仁線上參與,共計72人次,參與踴躍!

  周總監從水越設計轉向社會設計的契機談起,基於為商業客戶服務的經驗,逐漸發現,面對社會中所見的問題,可以用設計的思維思考人類所需,從進化過程中所面對的議題中覺醒,思考需要的行動是什麼。水越設計與都市酵母團隊也觀察到,學生在離開學校後就不再學習,相較於日本,相對缺少終身學習的概念,導致學校與社會太過斷裂,故團隊自2008年起開始接觸教育界,並尋找共同參與的機會。周總監也分享許多水越設計及都市酵母團隊與教育界結合的社會設計案例,包括臺東食育所、宜蘭國際設計教育、世界最美教科書展、客家關西色彩、市場小學計畫等。

  綜合這些實踐經驗,周總監認為,社會的發展是透過少數積極思考、行動的人(小眾)去刺激大部分的人群(大眾),社會中其實有許多的角落或群體,雖有需求,但長期被忽視,必須顧及小眾的需求,才能帶動社會的進化。臺灣做為海島國家,雖近年透過網路發展,取得資訊的速度與便利性比起過往已大幅提升,但資訊社會往往每過2年就是一個不同的世代,就臺灣的社會改變速度而言,相較於只要60天就能修法的紐約,社會革新的強度及速度相對緩慢,更遑論10年一次的教改,教育的思維如果沒有意識到社會的需求與議題,以及如何抓到重點,與世界交流互動並啟動變革,就無法與社會及世界接軌。

  周總監表示,社會設計就是帶動社會投資(包括時間、經費、場域、人力等),讓社會不曾對話的人開始認識彼此,挖掘不曾被重視卻需要重視的議題,探討地球永續觀點並鼓勵創造多贏,促進進化思維與行動,但社會設計的作品往往需要時間、不斷溝通以及大眾參與,並且因地制宜,而這樣的時間,少則三年,多則一輩子,因此社會設計就是長期觀察、推動、紀錄的歷程,期待透過培養學習力、同理心、健康(體力),得到三者間的交集力,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一起創造更美的風景。

  本次專題沙龍邀請本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黃祺惠助理研究員及陳逸年研究教師擔任與談人,分別針對周總監的分享給予回饋。黃祺惠助理研究員認為,社會設計作為生活診斷師與改造師,實以用不平凡的眼光洞察隱性需求,優化物件並增進福祉,以達社會共好,也期待透過這樣的視角反思課綱研發。陳逸年教師則引述日本社會設計師筧裕介用社會設計概念來衡量自己課程的七項準則(即問題意識、在地性、利他性、關係互動、實踐性、影響力、持續性),探討如何運用於課程設計。本次活動讓同仁獲益良多,對社會設計有更深一層地認識與體悟!


社會設計 學校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