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課程發展的省思─從Popkewitz社會認識論出發

| 朱美珍

【文/教科書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朱美珍】

教科書發展中心於2013419,邀請台灣首府大學歐用生講座教授從Popkewitz社會認識論的觀點出發,講述「國小課程標準修訂的課程史意義」,進行一場精闢的研究對談。

歐講座教授從歷次課程標準修訂都提及是「因應時代和社會需要」(Oliva, 1988)破題,提醒我們對這種看似中性、自然的真理或知識要有所警省,因為究竟因應「什麼」時代和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社會、歷史背景產生這些「需要」?幾乎很少被人質疑。他指出過去對課程改革的研究,大多依據新馬克思主義,強調課程的定義、選擇、組織和評鑑深受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影響;課程改革是意識形態的產物,所重視的是「誰」來決定,以及決定背後的知識、權力關係(Apple, 1979, 2003)。但最近Baker2009)提倡「後」新時代的課程史研究,開始質疑新馬克思主義的假定,同時,Popkewitz也對傳統社會意識哲學提出批判,他認為傳統社會意識哲學有三個重要的假設,第一,進步觀,認為歷史是進步的、發展的、線性的,知識也是線性發展的;第二,主體論,認為主體可以決定阻礙或助益社會發展;第三,普同的知識觀,認為課程隨著時代和社會需要而修訂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原理原則,然而此三種假設正面臨到後現代的挑戰,即歷史是斷裂的而非線性、主體去中心化、知識論非普同性。Popkewitz更進而以「現在的歷史」觀(history of present)來解析每一世代都用新的方式與歷史境遇(encounter),在此批判性的邂逅中,過去的枝節與現在會合。歷史是批判性的參與到現在,讓集體記憶的生產可以被檢驗和修正。尤其在特定的歷史脈絡下,權力生產知識,當權力關係改變時,知識也跟著被再建構。所以,課程改革是複雜的、變動的權力關係的效果;是歷史偶然下、不同歷史軌道的、多種論述相互鬥爭的一種結構配置;或歷史偶然下多種理念相互搭架的一個鷹架(Popkewitz, 1991; 2008 Popkewitz, Pereyra, & Franklin, 2001; Qi, 2009)。

由此,歐講座教授以1975年及1993年國小課程標準修訂背景為例,他指出1975年的課程標準孕育於政府於1949年遷臺後,外有中共叫囂「血洗臺灣」,面臨明顯而立即的嚴重威脅;對內面臨政權合法化的危機,如何挽救政權,使其「易地生根」?在這種社會、政治環境下,決策者很快地確立了「三民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教育政策,將「主義、領袖、國家」貫徹到各級學校的課程標準和教科書內。而且隨著課程標準的修訂,這種大中國意識越來越強烈,領袖崇拜的意識越來越顯著,仇匪、恨匪的敵意越來越強,男性獨尊的偏見也越來越深,直到1975年的課程標準達到巔峰(歐用生,1990)。隨後進入1980年代,臺灣的政治環境產生激變,民主進步黨成立(1986)、戒嚴令解除(1987)、蔣經國先生逝世、李登輝先生繼任總統(1988)、國大代表(1991)、立法委員(1992)全面改選等事件相繼發生,大中國國族認同漸趨曖昧,不若以往明確,本土政治勢力崛起,沛然莫之能禦,集中國化論述之大成的1975年的課程標準已無法「因應社會變遷和教育發展需要」(教育部,1993p.346)於是教育部在萬年國代和立委相繼改選、行政院長郝柏村去職,及新黨成立(1993)等象徵大中國意識者挫敗之後,於1993年公布頗具臺灣鄉土味的課程標準。這兩次的課程標準修訂以「現在的歷史」觀來解析,如Franklin2009)所說的,課程改革有關的對立是多元的、相互制約的論述的拼貼,是複雜且難以控制的,而且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權力決定知識,知識型塑主體,或許教育部也發揮主體,表示自己是能「因應社會變遷和教育發展需要」的機構,發揮強大的主導力量。

從歐教授分析國小課程標準修訂歷程中得知,「課程標準要因應時代和社會需要加以修訂」這種鉅觀敘說,不能再視為理所當然的假定,一定要加以質疑和探究。如同Qi2009)提醒我們:教育研究者和課程史家不是告訴師生什麼是知識或真理,也不是告訴他們如何行動和解決問題,而是質疑現在的情境,以便理解教師、學生是以某種方式被建構的,然後思考被移植、被銘刻的「知識/真理」何以被視為自然的、不用質疑的、不能質疑的。所以, Goodson1985)強調,只從鉅觀層次探討課程理論,而缺少對於課程在不同時期、在微觀層次上是如何被協商的實徵研究,從歷史來看是十分危險的。

因此,本院刻正進行之「臺灣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發展之口述歷史研究(19522001):知識論與課程觀的演變」,就是想從微觀層次探討教科書編寫理念建構過程、教材內容形構的行動和協商歷程,從中了解教科書知識論和課程觀發展中,受到哪些多樣的、變動的權力關係所影響,又產生什麼樣的效應,期能對未來課程發展理論或課程改革提出有洞見的論述。

【參考文獻】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歐用生(1990)。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Apple, M. W. (1997).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NY: RKP.

Apple, M.W. (2003). The state and the politics of knowledge. New York, NY: RKP.

Baker, B. (2009). Borders, belonging, beyond: New curriculum history. In B. Baker (Ed.), New curriculum history.(pp. ix-xxxv). London, England: Sense.

Franklin, B. M. (2009). Epilogue: Some musings on what’s new in the new curriculum history. In B. Baker (Ed.), New curriculum history (pp. 295-300).London , England: Sense.

Goodson, I. (1985). Subjects for study. In I. Goodson (Ed.). Social histories of the secondary curriculum-Subjects for study (pp. 343-367). London: The Falmer.

Oliva, P. F. (1988).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Popkewitz, T. S. (1991). 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opkewitz, T. S. (2008). Cosmopolitanism and the age of school reform: Science, education, and making society by making the child. New York, NY: Routledge.

Popkewitz, T. S., Pereyra, M. A., & Franklin, B. M. (2001). History,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and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of school. In T. S. Popkewitz, B. M. Franklin, & M. A. Pereyra (Eds.), Cultural history and education: Critical essays on knowledge and schooling (pp. 3-44). New York, NY: Routledge.

Qi, J. (2009). War and beyond: Twentieth century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making of a fellower, a citizen, and a worker. In B. Baker (Ed.), New curriculum history (pp. 273-294). London, England: 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