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

| 洪詠善、邱鈺婷

【文/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洪詠善、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博士後研究員 邱鈺婷】

  教育部將民國103年訂為「美感教育年」,隨著1028月公布「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以美力國民、美化家園、美善社會為願景,全面推展各級學校實施美感教育,然而,由於對於美感教育缺乏整體論述與長期性與系統化的研究,因此,103年元月於國家教育研究院專案成立「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以「美感教育之研究發展基地」為設立的願景,並以「臺灣美力基地、亞太社群網絡」為宗旨,進行長期且系統性美感教育研究,以及美感教育課程發展與教材教法之研發與實驗,並調查研究臺灣美感教育的實施成果,逐年累積研發成果以充實國內美感教育的研究資料庫。除此之外,連結國內與亞太地區重要的美感教育研究社群,分享研究成果以擴展臺灣美感教育之視野與影響力。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提出美感教育六大理念,作為長期研究發展之立論基礎,包括:

(一)美感教育在於提升國民美感素養

  「美感」源自希臘文“aisthesis,係為感知,即對於所經驗之對象之感覺與認知。美感教育自歐陸美學哲學到美國實用美學的發展,主要關心在生活經驗與藝術經驗中的美感經驗的品質,尤其藝術經驗中美感的感官經驗、批判思考與文化多元觀點的培育有助於敏銳人們的感知力與釋放想像力,改善生活與社會環境。美感教育係以美感素養提升為目標,攸關國民身心健康與培養實踐、創新、改變的能力。

(二)美感素養1)啟蒙於幼兒奠基於中小學階段

  幼兒階段是美感教育的啟蒙與關鍵期。目前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暫行大綱中設有美感領域,包含探索與覺察、表現與創作、回應與賞析三項能力之培養。透過多元感官經驗之探索與表現,啟發兒童好奇想像與創造力。中小學教育階段則是美感素養之奠基期,學生經由持續地探索與體驗、表現與溝通,精鍊美感經驗,培養參與藝術及美感活動之興趣。在中小學教育階段,美感素養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核心素養內涵之一;並且係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提出國民素養中教養/美感素養之一部分。綜上,自幼兒至中小學階段,美感教育係培養學習者感受、感知、想像、詮釋、思辨、創作實踐與溝通表達的能力以及相關習慣的養成。從學校教育面,美感教育在正式課程中,除了幼兒園設有美感領域外,中小學主要以藝術領域為主,其他領域為輔;在非正式課程中,則強調無論學校環境、各式活動無一不考量學生美感之陶養。

(三)藝術教育是美感教育的核心

  藝術是美感經驗重要的媒介,因此,學校正式課程中往往將藝術教育視為美感教育的核心。藝術是人類美感經驗的凝聚,傳遞著我們所擁有的夢想、真實、情感、價值或信念,透過教育行為的詮釋、理解與實踐應用,使人的存在更為自由、自主與具意義。然而,藝術定義與範疇可廣義或狹義,因此,儘管分類方式多元,但是大致可分為空間、時間與綜合藝術。本研究室第一期五年美感教育之實驗方案主要聚焦在生活與環境、以及聲音與身體兩個主題,分別從空間美學與音樂/身體美學探索美感教育課程與教學的模式,亦即包含空間、時間與綜合藝術之交相互動之美感教育。

教師與行政人員美感素養是美感教育實施的關鍵

  學校美感教育實施有賴教師與行政人員理解與共同參與,由於美感素養是經由長期的潛移默化中逐漸累積與精緻化,因此要鼓勵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自發形成美感社群,共同經營學校與課堂成為擁有豐富美感經驗的情境,從認識與辨識、體驗與探索、覺識與感知、想像與創作、進而從認同到內化美感素養為教育之信念。因此,美感教育的實驗方案不只是課程與教學之研究發展,更涉及教師/行政人員美感素養與美感教學之知能。透過培訓外,更應用藝術家、教育工作者、研究者三位ㄧ體的教師/行政人員增能理論,教師/行政人員是藝術家也是研究者的概念,提供教師/行政人員在教學中不斷探尋與創造美感知識,再進一步延伸創造城鄉社會的資源交流,強化藝術與美感活動的參與,並使得藝術得以和其他領(場)域進行連結、協作,萌發與蔓生多種「美力聯盟」的美感教育能量。

(五)文化學習是美感教育趨勢

  全球化趨勢中各國漸漸關注傳統的藝術文化之傳承與創新。文化學者李亦園(1991)提出文化是一連串反思與意義的實現所形成的傳遞與延續,所象徵真實生活的符號系統;文化資產包括有形資產與無形的文化價值觀與態度,文化累積傳承與創新活化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化素養漸漸成為世界各國教育重要議題(Harrison,1993),文化素養至少包括文化覺察、知識、敏銳與行動四大層面,有別於被動地文化知識與技能之學習,在文化創新的世代中,文化素養更強調行動參與式實踐導向的文化學習觀點。本研究室立足於臺灣獨特之文化內涵,透過美感教育實驗計畫,研發K-12年級美感教育課程、教材教法與學習評量;分析學生美感素養之表現與影響因素,累積研究資料,並整合連結美感教育研究與資源等途徑,耕耘美感教育與人才的育成沃土,厚植臺灣美的實力。

連結亞太研究社群擴展臺灣美感教育影響力

  近年隨著亞太地區經濟起飛,各國開始重視美學經濟,並致力於教育改革與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臺灣各級學校藝術教育培育相當多的藝術與設計人才,美學經濟亦蓬勃發展,文化創意也受到學校教育重視,因此,透過亞太地區美感教育政策與研究整合分析、研討會之參與交流、研究與實務人才之聚集與共力協作,擴展臺灣美感教育影響力。

  研究室第一期五年(103年至107的工作重點包括,探究分析亞太地區主要國家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澳洲等美感研究發展的重點與趨勢,以凝聚美感教育研究發展的識點與視點。建立亞太美感教育研究社群網絡,定期辦理亞太地區美感教育論壇,透過研究與實務經驗分享交流,形成國內與亞太美感教育社群聯盟。進行K-12年級「生活與環境」、「聲音與身體」美感教育課程實驗方案,研發推廣各教育階段(k-12)的美感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學習評量等,作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研發、學校教師教學、與教科書編輯之參考。評估分析第一期五年計畫美感教育重要行動方案的執行成效與問題,以利第二期美感教育計畫之修正和調整。建立美感教育研究發展資源平臺,長期累積研發成果並加以推廣運用。

  值103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之際,「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之成立反映出臺灣教育已經超越量的追求,重視品質的教育,超越數字的冷感,強調「有感覺的教育」。美感的陶冶與學習必須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從臺灣到世界,它是長期一點一滴累積的結果。「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第一期五年計畫以空間美學、以及聲音/身體美學為課程研發實驗主軸,主要基於臺灣與亞太地區許多國家有著共同的被殖民的歷史記憶;在去殖民化的過程中,臺灣繼承中華文化,並融合多族群發展出獨特之在地文化;在2004年當時文建會陳其南主委提出公民美學之概念,帶動社區總體美學營造運動,也讓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關係更為緊密。歷經十多年來實踐經驗發現,社區營造固然啟發社區公民之美學參與意識與能力,然而,對於生活環境的空間美感素養仍有待提升;此外,吵雜的生活環境逐漸鈍化聽覺審美能力,快速的生活步調中漸漸忽略音樂/身體美學,讓身體淪為消費商品與勞動之工具;此外,目前教育部委託相關學術團體與行政機關進行中等學校教師視覺形式之美感教育實驗方案,基於前述背景,本研究室獨特處在於能夠與視覺形式美感教育互補與合作,強調k-12年級的連貫,並聚焦於從文化學習觀點研發生活與環境空間美學,聲音與身體音樂/身體美學的實驗課程,重視結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素養導向為研發原則,從美感素養指標到課程設計、教材教法、學習評量與支持等之研究與實驗。從文化學習觀點,生活與環境的空間美學,包括家庭、學校、社區環境空間之感受與探索、欣賞、設計與實作等等。聲音與身體的音樂/身體美學,則包括音樂三大構成要素為節奏、旋律、和聲,身體律動則以舞蹈之空間、時間與能量為構成要素,六大要素交織統整為k-12年級課程設計要素,採取學科分離模式與方案學習的統整模式。

  未來,「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的永續研發與經營下,我們期待能夠:創新美感教育課程與教學,培育國民美感素養;開創美育教育新視野,研發多元的美感教育教學法與教材設計,為空間美學與音樂/身體美學之美感教育注入不一樣的活水;建置空間美學與音樂/身體美學之美感教育實驗學校,提供教師實踐的場域,讓美感種子在校園中萌芽成長;引進亞太地區美感教育資源,精進美感教育師資之教學力與鑑賞力;累積臺灣美感教育政策、研究與實務之資源,豐富臺灣美感教育研發實力,並提升國民美感素養。

【註解】

1.美感素養是有關美感的知識、技能和情意態度和習慣,是長期美感經驗累積與內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