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談J. C. Friedrich von Schiller之《美育書簡》

| 楊宏琪

【文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楊宏琪】

如果以天妒英才一詞形容年僅46歲的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可謂一點都不為過。在這曇花一現的生命路途上,Schiller除了展現個人對於詩歌及戲劇的高度才華外,在哲學與美學領域的造詣,更與當時已負盛名的I. Kant1724-1804)形成另一顆交相輝映的星辰。Schiller對美學的領悟,充分展現在1793-1794年間的《美育書簡》(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In a series of letters)一書中,該書主要以書信的方式將自己對美學的思想呈現,一部分的內容則獻給當時的丹麥公爵,但不幸的是1794年哥本哈根(Copenhagen)宮廷遭逢祝融燒掉了部分書信,所以1223封信是在此次災變後才在補上。《美育書簡》全書約可分為三個部分,但礙於篇幅,本文茲以第一部分美育思想背景的十封書信為主,內容摘述如下(Schiller, 1965):

第一封信指出《美育書簡》的思想框架:Schiller的思想繼承Kant1790年發表的《判斷力批判》一書部分對於美的詮釋,同時也開始反思其中二元對立的思維。

第二封信指出人要想獲得真正的自由唯有透過美育,所以美是一切自由的先決條件,也是解決現時政治問題的不二法則。

第三封信指出人性中的「自然性」與「德性」均不以成為重建國家及社會的人性基礎,需要另一種新穎卻又與此兩種性格相關的「第三性格」。

第四封信指出理性要求統一、自然要求多樣。國家的立法原則要兼顧兩者的平衡,因此「第三性格」才格外重要。

第五封信指出在希臘城邦時期的人們生活都是完善的個體,與今日人們的生活樣貌有著極端的差異。人性在這樣惡劣的風俗習慣與國家制度下,往往消弭了人性本來(自然)的光芒,因此,我們需要更高的教養方式來恢復被我們所破壞的自然本性(完整性)。

第六封信指出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傳統手工製造業已逐漸被工業的大量生產所取代,使得人們生活受到相當的衝擊,包含享樂與勞動、手段與目的的脫節,造成人性的疏離及人格的異化。當我們開始反思此種弊端,或許只有古代希臘透過美育的教化方式,才能將人重新視為一個完人。

第七封信指出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又具備更完善的人性,一方面要具有和諧一至的整全性;另一方面又要確保個人的自由與多元,單靠現行的國家制度世無法勝任的。所以人們要獲得自由的最佳方式即是恢復或找尋人們的天性。

第八封信指出啟蒙運動的原意在於理性的啟蒙,在當下的生活情境中,僅管理性已經被啟蒙,但人們的思維仍就被忽略或是沒有改變,無法成為追求真理的方法。有鑑於此,完美性格的產生就顯得迫不及待。這種性格包含對人生的洞察、感受力的訓練,最後才能達到知性的啟蒙。

第九封信指出一切政治的改革都應起自於性格的高尚化,但如果我們常期處在腐敗污穢的國家制度下,這是無法促成人性的高尚化。因此,唯有透過美的藝術才可使人格高尚化。美的藝術目的即在於協助人們擺脫心靈的獨斷與偏見,進而達到精神的自由。

第十封信指出美的鑑賞可達到改良社會風俗與國家風氣,因為美可以使人們的情感活躍、思想自由與理智清明。「美」調合了理性與經驗之間的衝突,所以美的表現更凸顯了它是人性中的一種必要條件,在理性與經驗的動態衝突中找到平衡。

綜觀全述,Schiller《美育書簡》一書除了針對當時啟蒙時代氛圍的反思,主張以古希臘城邦的「美育」與「人格」相結合的方式教化人民,使「精神狀態」的自由成為可能;另一方面,Schiller的思想亦試圖針對當時的巨擘──Kant二元論的思維作一超越。因此,就Schiller而言,人不僅是自然的生存物,同時也是自由的理性個體,調和兩者的關鍵即是「美育」。高宣揚(1996)亦從當代的角度,認為藝術是唯一可能提供人類絕對自由。由此可證,儘管Schiller的理念誕生於18世紀,但其主張「美是可促成人類自由」的宣稱,至今仍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參考文獻】

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臺北市:唐山。

Schiller, J. C. F. (1965).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In a series of letters. Reginald Snell(trans). New York: F. Ung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