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專題講座活動報導

| 陳姵琁

【文 / 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之論述與實踐計畫助理、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陳姵琁】

【圖 / 教科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王立心】

為透過教育促進國際理解並消弭紛爭,和平教育成為國際教育革新重要的一環,UNESCO即提出和平教育課程設計的原則,並探討如何透過教材內容設計,共構國際教科書等方式,以增進相互的了解與尊重,減少無謂的區域或種族等衝突。本院關注此國際性議題與教科書發展的趨勢,並與臺灣師範大學甄曉蘭教授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陳麗華教授合作,組成研究團隊,期望經由經典研讀及焦點座談,開啟國內對教科書文本與和平教育論述與實踐的相關討論。

為由歷史觀看和平教育的實踐與困境,本院及研究團隊特邀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Member,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05-),同時也是Brown University知名歐洲史學者Prof. Omer Bartov(白德甫教授)於511日進行專題講座,主講Postcommunist Eastern European Confrontations with the Holocaust。白教授從歷史學家的觀點,分析東歐各國在共產政權瓦解後,對二戰時期猶太人大屠殺事件的詮釋,以及新的歷史解釋所產生的問題。分析討論過程中,對於猶太大屠殺事件的詮釋、歷史教科書在當中扮演的角色都有詳盡的剖析。

白教授論及,東歐在共產政權瓦解後經歷許多變化,共產主義與二戰時民族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世界觀,在今日的東歐仍然有很多延續性,並影響到他們對二次世界大戰與猶太人大屠殺的態度。東歐為了加入歐盟,必須在歷史中教導大屠殺,但是,從東歐國家對猶太大屠殺的抗拒中可以看出兩個主題:一是猶太大屠殺與共產主義罪行的競爭;二是在這個競爭的脈絡中,大屠殺被視為創造有用國族歷史的障礙。

共產政權瓦解後,許多東歐國家對過往的罪行都採用「相對苦難」的論述,猶太人受到納粹德國的屠殺等同於自己國家受到蘇聯的迫害。基本上,東歐歷史教科書中提到猶太大屠殺,都極力避免大屠殺跟本國歷史脈絡發生關係,並將本國受到蘇聯或其他國家的迫害與猶太大屠殺並列。然而二戰時猶太人大部分都住在東歐,也在東歐被屠殺,當時的東歐國家與納粹德國的屠殺行為有合作共犯關係。也因為這樣,猶太大屠殺成為型塑東歐國家光榮歷史的障礙。

在東歐國家的論述中,「猶太共產主義」成為常用的詞彙——指責猶太人是共產主義犯罪的共犯,反猶、反共的刻板印象又與猶太大屠殺相結合。然而偏見與刻板印象並非歷史事實,東歐國家害怕猶太大屠殺會阻礙他們「共產主義受害者」的形象,並害怕他們在猶太大屠殺中的共犯結構妥協了他們的犧牲。近來新的觀點是東歐長期處在納粹主義與史達林主義的對抗中,被動地承受這兩個政權所帶來的腥風血雨。這樣的說法簡化了區域歷史、也混淆了多重的加害者與被害者。把罪行歸到納粹主義以及史達林主義,或是用「猶太共產主義」解釋大屠殺,都只會產生新的偏見。當今應該是視歷史為審察與重建過去的運動,而不是民族主義或意識型態的工具。

演講結束後,現場討論相當踴躍,從猶太大屠殺的歷史定位、對二次世界大戰史不同時代的改寫、各種對於納粹與猶太大屠殺的歷史誤用、歷史教科書如何可能成為溝通的可能,最後討論到各民族所承受的不同歷史傷痛。與會者對於猶太大屠殺的歷史脈絡到今天的影響都有更深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