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法國巴黎3~6歲幼兒的「保育學校」制度

| 陳妙娟

【文/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法國對於孩子進入小學就讀前,以36歲的幼兒為對象設有「保育學校」制度。此雖然與我國的「幼兒園」非常類似,但仍有些微的不同。是由相當於我國教育部所屬之「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負責,其平穩接續小學教學課程的「學前教育」似乎仍可供我們對新臺灣之子教育的參考,同時也能提供雙薪家庭或單親家庭有更多的育兒支援之參考。

  以巴黎18區的保育學校為例,娜塔莉•梅里(Natalie Mari)教師在約20名的3歲孩子面前,打開畫本一一地教導其顏色及稱呼。「怪物的嘴巴是什麼顏色呢?」。梅里教師指著畫本問孩子,孩子大聲地呼喊「綠色」。眼睛是黃色、鼻子是紅色,配合音調的變化來增加孩子的記憶之同時,要求孩子「讓我們一起來畫畫看」。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便拿起剪刀、漿糊便開始剪貼色紙,頓時教室成為使用器具剪切的學習場所。梅里教師說「孩子能以正確的發音唸出自己的名字,藉由肢體表現來達到學習,並能從1數到3」,「在保育學校是要讓孩子能習慣團體生活,學習自己脫換衣服及自行上廁所」等生活學習課題。

  雖然非屬於義務教育的範圍,但保育學校是免學雜費,因此多數法國36歲的幼兒幾乎是都會前往就讀。保育學校每學期皆會製作成績表,其包括說話能力、生活習慣等約50項目,分「已學習」、「學習中」、「尚未學習」等3段階為評鑑結果。在學時間為早上830分至下午430分,每班2025人,由教師1人及助手1人負責。午餐由學校供應,午餐基本上必須有前菜、主菜及甜點等3種。在營養及卡路里的前提考量下,也必須顧及色澤的調配。例如「蕃茄沙拉(紅、綠色)」、「奶油煮白煎魚(白、黃色)」及「巧克力蛋糕(咖啡色)」所構成的色彩,應是可增添孩子的食慾。吃完午餐後,安排午休讓學童睡午覺至3點左右,下午的點心普遍則是提供果醬奶油蛋捲。

  巴黎18區是外國移民較多居住的地區,家長幾乎是不會說法語的家庭,在小學跟不上學校進度的孩子非常多,是被政府列為「教育重點地區」而正在積極檢討提早就學年齡為2歲的可行性。事實上該校在今年已開始嘗試讓2歲孩子入學就讀的實驗,同時因配合上班族媽媽的出勤時間,擴大育兒支援的教育服務範圍,而此保育學校已成為巴黎地區被關注矚目的學校。

資料來源:日本讀賣新聞.201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