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生家長對學校的過度要求

| 陳妙娟

【文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妙娟】

目前日本的學校教育現場,最棘手的問題是「家長(父母)對學校的過度要求」。這種現象尤其以小學家長對學校、教師的要求為最普遍。

其要求學校及教師的要因歸納整理如下三點:

一、  為配合補習班的課程進度,希望學校教師能降低學校家庭作業的數量。

二、  家長是繳學費的買方,相對學校是為賣方,基於客服的立場,認為學校及教師滿足其各種需求是理所當然的認知。

三、  由於階層意識的作祟,家長會要求學校教師注意自己孩子在學校的交友狀況。

學校教師為回應家長各式各樣的要求之同時,也期待不要引起非必要的誤解,因此日本的教育主管機關對教師研習訂定如何因應的準則,亦即教導學校及教師學習「如何應對家長電話的詢質及要求」之守則,同時以具體的範例來教導應用。尤其當「家長認為學校教師對於其所要求的做的不夠好或不夠多」之時,如何陳述並讓家長理解相互間的立場是一致的。

針對以上的議題,日本教育主管機關認為應先訓練學校及教師了解其本身的立場,配合在職研習的課題,造就不卑不恭的態度。同時以培養更專業的知識讓家長信服。當然學校及教師也必須秉持同理心,感同身受的了解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因此在教師研習中導入直接、具體的學習方式,是以角色扮演的學習模式,讓參與研習的教師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別以家長1、家長2、家長3、學生1、學生2、主任、督學、校長、教育局長官、教師1、教師2、班導師等多種角色來學習。同時配合記錄、研討、分析、尋求共同面對的最佳方法及策略。

因為「家長對學校的要求急增」造成學校職場教師工作負荷量的激增,學生也因少子化現象容易受嬌寵,幾乎已近無視尊師重道之古訓,是造成今日學校教師難為之主因。與以往相比,多數教師選擇提前退出學校的教學職場或詢求心理醫療醫生的協助,若任由其蔓延則勢必造成學校教學的壓力,這是十年前學校教育無法想像的。不管是教師提前退休離開職場或因教學尋求醫療都會增添教育成本的負擔、浪費教育資源,更對學生的未來埋下不可知的傷害。

家長對學校的要求增加,相對也是增加學校教師的工作量及壓力,家長對教師的要求及為了應對家長諮詢問題,都會增添學校教育現場教師額外的壓力負擔。家長的要求讓教師潛意識裡必須尋求自我保護,最後造成對教育及教學的冷淡,而最後卻是傷害到學生的教育權益。

(整理自日本每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