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哪兒去了?高等教育性別失衡

| 朱玉仿

【文 /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研究助理 朱玉仿】

文獻指出(Evers, Livernois, & Mancuso,2006),過去20年來加拿大及西方國家高等教育性別問題,由利於男性的失衡轉變為利於女性的失衡。加拿大女生接受高等教育持續增加,反之男性持續減少。國際上,OECD國家近年來女性較男性更願意接受第3階段(tertiary-level)的教育。例如,G7國家(加澳洲),除了德國及日本外,其他國家女性第3階段教育註冊率都超過50%

除了高教性別數量的失衡之外,部份學習領域也有嚴重的性別失衡,雖然各國在不同領域男女生的情況不盡相同,然而,所有國家工程領域都是男多於女。

Evers等人(2006)提出教育人員對於高等教育男女失衡現象需要有所關注,失衡的短期及長期影響已經被證實,失衡在經濟及社會後續的影響也將會持續。教育人員應致力於性別平等的努力,使知識社會中男女性別皆能充份參與高等教育。所以持續鼓勵男女學習,例如鼓勵女生學工程,鼓勵男生進入大學及學院。另外,各階段的教育人員也都應該確保男生了解他們在高等教育是可以成功的,也會對後續生活有正向的助益,鼓勵男生接受高等教育及平衡各領域男女生的人數。

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上海與中國學生對話時談到重視女性權益的問題,他說從世界各地的發展來看,一個國家成就斐然與否,最佳指標就是女性所受的教育 (中央社上海電,2009)。就臺灣的現象來看似乎也是如此,過去女生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如重男輕女的觀念、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男主外女主內的想法等,女性通常被社會期待及要求以照顧好家庭為第一優先,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家庭經濟的需要、女性意識的抬頭、國際競爭的影響等都讓情況有了改變。世界各國鼓勵女性進入就業市場,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人力素質的提升都有助於國家的發展與進步。

目前高等教育在先進國家的發展已變成是女多男少,這現象似乎顯示了國際發展的進步或說人類的進步(若視先進國家為領頭羊),然而社會上女性的待遇還是不如男性, Evers等人(2006)指出,造成薪資差距的原因有50%是因為教育程度、工作年資及男女生職業的選擇,另外50%的原因通常認為是對女性的歧視。學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如果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一直多於男生,男女薪資差距的情形會有什麼變化?研究結果是,到2031年男女薪資差距會縮小,但比例只有22%37%,所以雖然女性提升了教育水準,男女薪資差距仍舊存在。

另外,就領域性別失衡問題來看,部份領域傾向單一性別的情況相當嚴重,問題是,這樣的現象是不好的嗎?如果男女性的拿手領域果真不同,是要鼓勵朝專長發展,還是要鼓勵平衡發展?如果男女性的興趣領域果真不同,是要鼓勵朝興趣發展還是鼓勵平衡發展?如果是因為某些人為的因素,如課程設計、老師教學及社會期待等外在因素而造成失衡,個人認為是需要採取某些做法以鼓勵兩性平衡,但如果領域的選擇是因為個體內在的因素,強調平衡則反而是一種對個人發展的壓抑。

不過,無論如何有一個特殊的領域應該鼓勵或儘量達到男女性別的平衡,那就是教育(教師的培育),從近年來大腦科學的研究因儀器的發明而突飛猛進,男女生在學習上的先天差異已被證實。教育環境應該提供男女學生不同卻均等的機會,尤其是越基礎的教育越是如此,藉由男女性教師的不同觀點及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有比較平衡學習及探索自我的機會。


中央社上海電(20091116日)。歐巴馬:女性潛力攸關國家成就。台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8405

Evers, F., Livernois, J.,& Mancuso, M.(2006). “Where are the Boys? Gender Imbal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Vol.18,No,2,pp.1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