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素養:演出英文,幕前幕後都是主角

| 黃馨瑩

【文、圖 /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專案助理 黃馨瑩

這裡不是明星高中,也不是資源豐富、隨時與國際接軌的大台北,而是一個風飛沙小城,一個默默耕耘的社團──國立清水高中英語話劇社。

指導老師楊雅卿老師從事英文教學12年,發現學生在升學的壓迫下把英文當學科,學習得很痛苦,故在因緣際會下成立了英語話劇社,利用劇場藝術型態包裝出一個英語學習環境,期盼讓學生用英文用的很生活。然而,「除了學習英文之外,這個社團著重在培養更多無形的觀念,希望學生能從中建立團隊合作、同理心、人際溝通、責任心和問題解決能力,這些才是英劇社的核心價值!」楊老師如是說,確切點出了她最關心的問題,也說明了在她心中,一個人的「基礎能力」和「人格素養」是多麼的不同。

楊老師認為的基礎能力,偏向語言、邏輯思考、知識的獲取一類,較屬於對自我的知能成長有利的,而「素養」則偏向於品德與性格的淬鍊、處事態度的轉化等,屬於「與他人之間的連結的提升」。簡單來說:一個運用網路、科技產品的高手,或許能代表他在科技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很豐富,但若反而以此之便在網路上造謠生事、入侵隱私,則代表了欠缺使用這個科技能力的素養。

而對於18歲的高中生要具備什麼樣的英文能力?楊老師從學制的角度切入,至少須具備中級英檢程度,在生活上有膽識與外國人溝通,在國外認路、購物、點餐、 與人互動聊天、分享自己對人事物的看法。為提升學生的英文基礎能力,學校更於課後安排講座和補救教學,英劇社也開辦各種英語研習營、閱讀研習營,給予學生全方位學習的機會,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下,為各種程度的學生努力。「關鍵還是在於學生的積極度和企圖心。」說到這裡,楊老師感嘆。企圖心是一個重要關鍵,能推著孩子往前走。有的孩子對抗壓力、積極前進,也有的孩子因沒信心所以逃避,給自己找藉口,而努力不懈的人最後才有成功的機會!

除了盡力提高學生英語程度,與誘發其學習外語的興趣外,楊老師利用社團的「團體生活」性質,讓孩子們在參與活動、分工合作的過程中,慢慢磨合、學會真誠的溝通協調、負起自己被賦予的責任、了解關懷與同理心,一一體驗這些課本沒寫的東西,培養出好情誼,這個說大不大的50人社團已然像是個溫暖的小社會,許多畢業學長姐至今仍會抽空回來照顧學弟妹,進行協助與指導。年輕雖然充滿盲點和迷惑,但是也充滿了潛力與活力!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互相接納彼此、共同成長,儘管公演只有兩齣劇,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成長中演了一場更熱烈的大戲,幕前幕後,人人都是主角!

◎延伸閱讀:國立清水高中英語話劇社宣傳短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e3cfhmsW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pZJVx_uIK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Jf6pGXSg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