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換個位置
朱玉仿
【文、圖/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約聘助理 朱玉仿】
在教室中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學習,而產生學習的要素有三,老師教、學生學、學習的內容是課程,為了教學的進行,過去的學習像圖1:
| 
		 教學目標  | 
	|||
| 
		 老 師  | 
	|||
| 
		 學生1  | 
		
		 學生2  | 
		
		 學生3  | 
		
		 學生4  | 
	
| 
		 學生5  | 
		
		 學生6  | 
		
		 學生7  | 
		
		 學生8  | 
	
| 
		 學生9  | 
		
		 學生10  | 
		
		 學生11  | 
		
		 學生12  | 
	
| 
		 學生13  | 
		
		 學生14  | 
		
		 學生15  | 
		
		 學生16  | 
	
| 
		 學生17  | 
		
		 學生18  | 
		
		 學生19  | 
		
		 學生20  | 
	
學生面向老師,學生不知道學習目標,只有老師知道自己的教學目標,老師是主導整個課堂的主角,學生都只看著老師,看不到老師背後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是主動的,學生是被動的。
  時代的變動,現在網路上什麼都有,什麼都可以查到,老師早已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現在的教育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如圖2:    
| 
		 學習目標  | 
	||||
| 
		 學生1  | 
		
		 學生2  | 
		
		 學生3  | 
		
		 學生4  | 
		
		 
 老 師  | 
	
| 
		 學生5  | 
		
		 學生6  | 
		
		 學生7  | 
		
		 學生8  | 
	|
| 
		 學生9  | 
		
		 學生10  | 
		
		 學生11  | 
		
		 學生12  | 
	|
| 
		 學生13  | 
		
		 學生14  | 
		
		 學生15  | 
		
		 學生16  | 
	|
| 
		 學生17  | 
		
		 學生18  | 
		
		 學生19  | 
		
		 學生20  | 
	|
老師需要換個位置,學生的雙眼不再是盯著老師,老師不站在學生與其學習目標之間,學生的雙眼是盯著他們自己的學習目標,老師跟學生一起面向學習目標,學習什麼不在只有老師說了算,學生被動等著老師餵食,學習目標可以師生一起訂定,甚至可以由學生自己討論來訂定,大家可以有共同的主要學習目標,每個學生也可以因應個別差異而有個人化的學習目標,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起更多的責任,對於學習這件事有更多的掌控權、決定權及擁有感,學生主動,老師也主動。
老師這時清閒了嗎?並沒有,老師要利用更多的時間設計整個課程架構,設計與生活或未來職場相關、跨學科、跨領域的問題教案,藉由問題引導學生學習,藉由學生在老師的支持下訂立學習目標,自我學習及同儕合作學習獲得解決問題的知識及技能,使學生在生活脈絡中建構可用的知識,學習不再是一件無聊的事情,因為學生成為主角,課堂重心在自己的學習而不在老師的要求,重心在我學了什麼而不在老師教了什麼,重心在同學之間的互助合作而不在老師是否喜歡我,重心在我知道我為什麼要學,而不是閉嘴不要問為什麼…。這樣的課堂是在網路教學興起之後應該存在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