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254 期
國際脈動
球性學生評量,自2000年起,每三年舉辦一次。評量內容涵蓋數學、閱讀、科學等三大領域,每次調查以一項素養為主,另二項素養為輔。測驗模式自2015年起,全面採用數位化評量。2022主測領域為數學,閱讀與科學
eracy) 為主題,進行整合型計畫,其下有5項子計畫,分別針對國際趨勢、國內相關法制、現行教職環境素養調查、素養的指標建構以及學習資源規劃等議題進行研究。為配合本計畫「全民原教」的宗旨,嘗試與新興網路媒
第 255 期
國際脈動
實施,亦益顯重要(駐印尼代表處教育組,2023)。質言之,於當代社會環境共生的各世代群體更加需要數位素養與歷史智識去辨識錯誤資訊,以了解大量流動於社群媒體平臺上的資訊內容,人民亦需要透過學習與教育過程接觸
珠」代表關愛守護、心靈瑰寶;「齒輪油」象徵點滴滋潤,心輪彌堅。 本期儲訓班不僅能強化候用主任的專業素養與行政歷練,更能凝聚未來教育領導者的共同信念與責任感。期盼學員在未來的教育現場中,皆能秉持本期儲訓精
書並非僅止於課程設計指南,而是對標準本位評量實務的深度回應,許多教師對評分指引的撰寫感到困難,特別是素養導向任務如何訂出「清楚、具體、具層次」的評分規準與品質定義,針對此一痛點,我們特別收錄203筆學生實
第 256 期
活動報導
指出,結合大數據、AI與基因體資訊的教育研究,不僅能提升學習成效分析的深度與廣度,也為教育公平與科學素養提升帶來新的契機。此次演講展現學術跨界整合的力量,激發大家對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高度期待與熱烈討論!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22b)。韓國小學國語課增加到34小時,高中精進媒體素養。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校社群教師的專業形象,能鼓勵我見賢思齊且專業精進」、「跨校社群共備及課程研發,能協助我精進專業能力與素養」、「跨校社群教師的團隊合作,能支持我進行專業發展與成長」等。
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等,本研究除了「藝術涵養與
標準化與普及化,除了讓學生與教師能夠更便利地運用數位資源進行學習與教學,同時培養數位學習相關的技能與素養。
第 257 期
研究紀要
面成果,調查顯示,它讓學生有更多生涯探索的機會,培養批判思考與自主學習能力。我國在2022年國際公民素養評比(ICCS)榮獲世界第一,PISA 2022成績亦顯示數學、閱讀、科學素養全面提升,凸顯新課綱在
近年來素養能力受到各界的重視,希望學生能活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然而,PISA、TIMSS等國際評
入密切連結的時代,而個人所面臨的全球化挑戰,也促使各國政府不得不積極推動各種教育政策以其培養具備全球素養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公民,高等教育國際化則在此間扮演關鍵的角色。雖然新冠疫情過去五年來對全世界大學推動
生活情境中整合多篇文本、發展統整觀點與批判思考能力,面對這一挑戰,多文本閱讀能力已逐漸被視為培養閱讀素養的關鍵核心。本院於2025年5月8日邀請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陳明蕾副教授進行《誰能讀
為促進本土語言教材數位化與素養導向教學結合,本院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於2025年5月23日舉辦專題演講,邀請新北市中和區秀山國民
第 258 期
研究紀要
近年臺灣學生在多項國際教育評比中表現卓越,包括PIRLS閱讀、PISA數學與科學、ICCS公民素養、ICILS資訊素養,以及TIMSS數理測驗,皆名列前茅,這些成果展現學生具備紮實的基礎學力與素養能
給學校、教師及學生能有所依據。於此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網路安全、智慧財產權、判斷網路訊息真偽等資訊素養與能力。
寫作則可表達思想、溝通交流,陳述理念與想法,亦能培養理性思辨的知能(教育部,2018)。國際間對讀寫素養的重視體現於教育政策、國際組織的推動以及各種倡議和計畫。
面對AI時代下的誠信挑戰,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應推動AI素養教育,重視「創意」、「在地關懷」、「抗壓能力」等人的本質,建議透過「面談交叉比對」、「面談與揭露AI
向,強調知識、技能與價值觀的均衡發展,並主張學生應在關懷與安全的學習環境中養成健全品格與良好社會情緒素養,SEL被視為促進個人幸福與社會福祉的關鍵能力,有助於學生建立自我覺察、有效管理情緒、發展積極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