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搜尋



第 258 期
研究紀要
國內大學校園國際化的現況與發展

  本研究探討國際與國內大學推動校園國際化措施,藉由諮詢訪談各大學國際事務處與學生事務主管(如學務長或原民學生資源中心主任),了解各校校園內正在執行相關的國際化方案,鼓勵不同學校分享

從詞彙覆蓋率比較國際間英語教科書詞彙的使用

大;反之,認識單字的比例越高,閱讀理解也就越順利。認識單字比例可視為心理詞彙對文本的覆蓋率。例如,若學生在一篇包含 57 個字的文章中標出 5 個不認識的字,那麼覆蓋率為 91.2%。這意味著學生的心理詞

人工智慧對教育的挑戰與契機

品,它利用人工智慧(AI)與使用者進行互動,並針對使用者所提出之問題,給予可信度高的簡短回答,故深受學生族群的喜愛(駐法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

歐美國家讀寫教育政策與現況

品質的教育和培訓機會,讀寫能力便是其中之一。EEA並訂立2030 年會員國的學校教育目標:讓15 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之成績差者比例低於15%;八年級學生在電腦和資訊素養成績差者比例低於15%,提前離

提升STEM領域女性人才育留策略與作法

on and Development, OECD )於2023年曾發布會員國就讀STEM領域畢業女大學生之比率,分別為美國38%;英國34%;法國32%;德國28%;南韓27%;日本18%(OECD, 2

少子女化AI時代下的學習歷程檔案—素養學習與選才制度的重新對話

與AI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有效且負責任地使用AI已是當今課題,我們需共同思考—如何帶領學生回到成長的核心本質。本院於2025年6月23日與國立清華大學攜手舉辦首場「大學與高中的銜接對話系列論

教室裡的溫柔力量

 一、我們是否過早為學生「定性」?

從心出發:新加坡社會情緒學習之旅

  新加坡在推動SEL具備豐富經驗,重視學生的全人發展,並透過課程整合與教學策略的協同運作,將SEL定位為培育學生價值觀、情緒調節與人際互動能力

解密臺灣、韓國、日本技職教育關鍵策略

以培育能因應數位時代的專業技術人才,透過課程持續革新、多元產學協作機制,以及策略性人才培育路徑,強化學生進入職場的即戰力,並提升其適應能力。

以「樂」為心,「众」志逐夢

六大教育態度:樂在教學、樂於助人、樂觀進取、樂群合作、樂於分享、樂築未來。主任們在課程中學習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支持同仁與家長、以正向態度迎接挑戰,並強化團隊合作與經驗交流,致力於引領學校邁向創新發

「雞」密任務:一堂讓孩子學會溝通與思辨的素養課

次珍貴的社會溝通契機,於是她結合學校與在地農會合作所設置的「雞寶寶小天地」,並使用愛學網的資源,帶領學生認識動物的聲音與噪音的來源,發展出一系列探究與實作兼備的教學設計。

讓學習有感,教學有溫度

經驗,亦強調教師SEL知能的重要性,教師是角色模範,因此需具備覺察、同理與情緒調節能力,才能有效引導學生並營造正向的班級氛圍。全書可提供政策規劃者、學校領導者以及第一線學科教師重要的實踐指引,誠摯推薦給所

儂家來學閩東語

架,影片結合馬祖地區的實景拍攝與動畫設計,透過情境模擬輔助學習者快速瞭解閩東語語文,期盼這些影片成為學生與教師的重要教學資源,幫助閩東語的推廣與應用。


第 259 期
研究紀要
還是「素養」嗎?從國際課程研究與發展之趨勢觀之

詢」,依據學理分析、焦點團體座談的結果,據以研擬問卷的架構與內涵。問卷的內涵主要是為了瞭解教育人員、學生、家長及社會人士對於現行108課綱培養學生所應具備核心素養之各個項目的看法、瞭解核心素養各個項目在學

轉型正義教育:高中生要學習什麼?

  轉型正義的第一步是還原歷史真相,然而學校教育難以做到真相的還原,但可帶領學生去探索並思辨不同文本與觀點下所建構的歷史。學生需要了解為什麼會形成威權統治?威權體制如何影響人權與自

不同類型的字詞「差很大」嗎?解析各類文本的字詞

文本國字、語詞的覆蓋率,標灰底的空格是教科書對不同階段的各類文本的最高覆蓋率。從表2,我們可以知道,學生學了第一階段教科書國字之後,不分教科書課綱或版本,大致可以辨識第一階段圖書78%以上的國字,如果學習

各國教育政策對我國社會情緒學習計畫推動的啟示

智慧趨勢與後疫情時代的推進之下,數位工具的使用不僅促進教與學的成效與品質,亦為現代的世界公民與中小學學生帶來機會與挑戰。然而,長期使用手機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而過度依賴社交媒體則可能引發負面效應(駐紐約

各國推動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政策之情形

  近年來,學生心理健康成為各級學校相當重視的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原住民族無形文化融入學校教育的做法及目的—以北美洲與非洲國家為例

性的提升,不同族群所在的實驗學校嘗試文化回應式教學,將區域內部落文史融入教材與教學。甚至部分學校帶領學生進入山林河川,實踐過往各種民族智慧的方式,提供學生教室以外的學習經驗。

走進國際評比的命題現場

  蓋教授首先簡介TIMSS的核心理念,強調其透過每四年一次的國際大規模評量,深入探討不同國家學生在數學與科學領域的表現,分析學習環境與背景因素對成就的影響。她提到2023年臺灣有一萬多名四年級與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Page: 12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