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257 期
活動報導
林院長強調,教師的文化敏感度對教學成效至關重要,但也需有相應教材支持。為此,本院參考教科書審定經驗,建構涵蓋撰寫、審查、試教與修訂的教材開發流程,確保內容貼近文化脈絡與教學現場,他也分享其童
必須現代化,才能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學習風格。因應疫情與數位教學需求,范姜老師與團隊致力於將傳統客語教科書轉化為具互動性、彈性與實用性的數位學習平臺。
本期共收錄四篇論文,以及論壇與書評各一篇。第一篇〈師資培育生對國小自然科教科書中探究內容之詮釋〉,以師培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他們能根據自然領綱分析自然教科書中的探究內容,將教科書中
第 258 期
研究紀要
本電子報編輯小組特別擇選國教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於2025年5月所發行第20期「寰宇教育視窗」專欄中,教科書研究中心李映璇助理研究員所撰寫的〈從臺灣學生的國際評比表現看108課綱〉一文,帶領讀者從我國學生在各
詞彙覆蓋率還可以作為衡量教科書詞彙與實際語言使用之間差距的指標。當教科書的詞彙能夠覆蓋大部分實際語言使用的情況時,表示教科書所包含的詞彙已經非常接近實際語言使用。這種方式可
(一)韓國宣布自2025年起中小學數學及英文課程將開始使用「AI教科書」,至2028年中小學國語、英語、數學、社會科學、歷史、電腦等課程全面採用搭載人工智慧(AI)技術的
第 259 期
研究紀要
及探討的焦點,包含難易度問題、釐清歷史真相或是理解歷史真相?目標是理解還是和解?獨由歷史科來達成嗎?教科書如何設計等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資料來源進一步閱讀。
發布優質兒少節目推薦,這些圖書和媒體節目的推薦清單大多附有適合閱讀或閱聽年齡層的資訊。如果以小學國語教科書的字詞作為比較基準,上述圖書、媒體和國語教科書為不同類型的文本資料,彼此之間的字詞是否存在著差異呢?
安開發委員會原住民教育倡導者Rain Marshall認為這些課程內容,教師們在教學過程能夠透過歷史教科書外、改變視角的方式,從原住民族的角度來討論這些歷史事件。該會議中提出多項建議,主要以採用更多與原住民
第 260 期
研究紀要
教科書的獨特輪廓—結構成分
二、建立不同階段社群媒體使用指引或教科書
與實務應用,呼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以及受各界重視的社會情緒學習 (SEL) ,本院教科書研究中心於2025年8月11日舉辦審定本教科用書專題研習,邀請在動物保護教育領域深耕多年的中華民國關
任與花蓮縣原教中心副召集人呂國良校長開場致詞,期勉花蓮縣6所學校師長及與會人員能收穫滿滿。接著由本院教科書研究中心卓益安助理研究員及李映璇助理研究員,以族群本位課程與教材設計為主題,並根據其專業科目數學科與
「寰宇教育視窗」專欄收錄3篇文章,從國際視野介紹數位化教育發展趨勢,本院教科書研究中心卓益安助理研究員以〈我國發展AI數位教科書的注意要點〉,探討AI數位教科書的發展方向與注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