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搜尋



第 258 期
活動報導
以「樂」為心,「众」志逐夢

助人、樂觀進取、樂群合作、樂於分享、樂築未來。主任們在課程中學習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支持同仁與家長、以正向態度迎接挑戰,並強化團隊合作與經驗交流,致力於引領學校邁向創新發展。


第 259 期
研究紀要
還是「素養」嗎?從國際課程研究與發展之趨勢觀之

依據學理分析、焦點團體座談的結果,據以研擬問卷的架構與內涵。問卷的內涵主要是為了瞭解教育人員、學生、家長及社會人士對於現行108課綱培養學生所應具備核心素養之各個項目的看法、瞭解核心素養各個項目在學校落實

各國教育政策對我國社會情緒學習計畫推動的啟示

情感教育法案,這項提議主要原因來自於父母不希望學校向孩子價值觀與意識型態,然而經過聽證會之後,與會的家長團體與提出法案的議員皆改變其態度。這主要是因為社會大眾對於社會情緒學習的內容缺乏理解,同時受到錯誤資

各國推動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政策之情形

Club)(此計畫源於1990年代),仍由政府補助75%的經費,另外25%由學校自籌(學校通常是向家長收取經費),並進一步宣布,將依據收入弱勢指標,著手優先補助弱勢生占4成以上的學校(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

原住民族無形文化融入學校教育的做法及目的—以北美洲與非洲國家為例

行將原住民的作家或口傳文學,取代11年級的英語必修課的作法,顯示安大略省境內有一定程度數量的教育者及家長支持學校將原住民文學融入學校教育。


第 260 期
研究紀要
用平板翻轉學習:數位學習帶來的教育新契機

  數位學習不僅是科技的應用,更是一種教育理念,校長作為學校數位轉型的核心,需要整合教師、學生、家長與社區的力量,營造安全的數位環境,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家校合作,並透過建立回饋機制與獎勵措施,學生

從各國政策談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訓部下屬單位以及其他官方來源之資訊。自此,對學校心理諮詢及社會工作感興趣之學校管理幹部、教師、學生及家長就有一個瞭解官方資訊之管道,透過該網站,個人及組織還可以交流資訊、提出建議及解決方案,以提高學校心理

各國建立媒體素養的教育策略與趨勢

性。依據統計數據顯示,96%上網的學生至少會使用一種社群媒體用來娛樂或是學習,無形中已成學生、教師與家長間的互動溝通的方式(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23)。然而,社群媒體的使用也衍生出許多問題與議題,包含


1   2  

Page: 2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