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257 期
研究紀要
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現在與未來
現有優勢,持續培養學生批判思考、運算思維等符合未來趨勢之能力等,讓課程發展更能兼顧學生的基本學力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培養民主價值、創新能力和公義精神的公民,並因應時代變遷、新科技發展,以及國家重要政策,讓課綱
素養導向的創新實踐
為回應上述困境,范姜老師提出多項教材創新策略,數位教材設計對應課程綱要核心素養,並區分「基礎版」與「進階版」,實踐差異化教學,讓教師可依學生起點能力與風格彈性選用;此外,教材結合
第 258 期
研究紀要
從臺灣學生的國際評比表現看108課綱
讀等能力。而這些能力不僅是學生在快速變遷的未來社會中重要的生存能力,更是108課綱所強調需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如此以學生為中心所規劃出的課程與評量,方能透過一次次校內學習的機會,磨練面對未來社會的關鍵能力。
解密臺灣、韓國、日本技職教育關鍵策略
他指出,隨著終身雇用制度式微,日本企業對人才的期待已轉向強調溝通協調、問題解決能力與國際移動力等跨域核心素養。龜野教授也分析日本高中生在升學與就業選擇上的轉變,並介紹目前產學合作的實施現況,包括實習制度的特色
讓學習有感,教學有溫度
校整體發展與教學實踐的基礎。教育部所頒定之「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與十二年國教的理念一致,可深化核心素養的實踐、素養導向教學的落實,以及友善校園環境的營造。
第 259 期
研究紀要
還是「素養」嗎?從國際課程研究與發展之趨勢觀之
架構與內涵。問卷的內涵主要是為了瞭解教育人員、學生、家長及社會人士對於現行108課綱培養學生所應具備核心素養之各個項目的看法、瞭解核心素養各個項目在學校落實的情形,並檢視是否有需調整或新增之項目,期望藉由研究
各國教育政策對我國社會情緒學習計畫推動的啟示
「家長親職教育課程」依據子女的成長階段設定家長所需要的核心素養,完成課程後家長在使用相關設施上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待遇。「親職教育手冊」內容規劃從幼兒到中小學生階段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