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搜尋



第 257 期
出版新訊
《教科書研究》第18卷第1期出刊

n Turkey〉,採用內容分析與論述分析,探討2018年課程改革之下土耳其社會教科書的轉變,聚焦於性別、宗教與政策面向,然而對於土耳其國族認同、性別平等與社會多元性的描述有限,研究結果反映的是主導勢力的


第 258 期
研究紀要
從國際評比看108課綱:臺灣學生的亮眼表現與教育啟示

判思考與公民意識,與課綱理念相呼應,尤其在ICILS中,臺灣學生展現優異的運算思維與資訊素養,且不受性別或家庭背景影響,體現教育公平。

人工智慧對教育的挑戰與契機

經意提供之個人隱私,也被收入人工智慧的數據資料庫中被加以使用。此外,網路普遍的認知(例如人種、種族、性別等)如有偏差,人工智慧的產出受網路資訊的影響而出現偏差或錯誤的解答,而學生是否有足夠的反省與判斷能力

歐美國家讀寫教育政策與現況

成員國提升讀寫能力,促進識字研究和實踐,並支持各年齡層的識字發展,其願景為不分社會階層、宗教、種族和性別,人人都識字,且各年齡段者能獲得必要的資源和機會,發展足夠的、可持續的識字技能和知識,能有效理解、使

提升STEM領域女性人才育留策略與作法

  文獻顯示工作領域若存在性別失衡,將阻礙領域的創新、包容性與多元化的發展(MI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第 259 期
愛學專欄
擁抱多元家庭樣貌,共築平等共好社會

的林志杰,現任杰德影音執行長,是一位以生命故事見證多元家庭價值的行動者,他深信,家的核心不在於成員的性別組合,而是愛與承諾的實踐。他以自身經歷,讓社會重新思考:家,不必一模一樣,只要有愛,就已足夠!


第 260 期
愛學專欄
以教育點燃希望,用尊重孕育平等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是有力量的人。」這是翁麗淑老師的教育信念。自2010年起,她便投入性別平權的關注,並將性別教育與情感教育自然地融入日常教學中,對她而言,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引導孩子

鼓勵孩子們找到自己的光芒

的「記憶45號房」呂昱;帶領觀眾走入白色恐怖的歷史現場,反思正義意涵的「無法送達的畢業證書」楊素芳;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中,分享同志家庭多樣性的「用彩虹築一個家」林志杰;推動更加包容與友善社會環境的「為愛與尊


1   2   3  

Page: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