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244 期
出版新訊
第 245 期
第 246 期
活動報導
第 250 期
活動報導
第 256 期
活動報導
數位學習政策研究:共同建立數據分析與政策研究平台,確保教育決策建立在實證數據上,推動更精確有效的數位教育政策;三、完善數位學習診斷與評量系統:雙方可共同研究 AI 評量技術,使適性學習與個人化教育更完備,並探
108課綱〉透過國際評比數據,檢視臺灣學生在108課綱實施後的學習成效,並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以提供教育政策與教學現場更具參考價值的方向。
第 257 期
國際脈動
,全球社會與生活也早已進入密切連結的時代,而個人所面臨的全球化挑戰,也促使各國政府不得不積極推動各種教育政策以其培養具備全球素養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公民,高等教育國際化則在此間扮演關鍵的角色。雖然新冠疫情過去五
本院於2025年4月23日舉辦「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構思、執行與評估」專題演講,邀請新加坡教育部前官員羅康銘老師分享,吸引67人次參與。首先由本院課程
者的專業投入,期盼透過客語數位教材的發展,不僅提升教學品質,也能喚回學生對本土語的認同與興趣。她呼籲教育政策應持續支持教材創新,並強化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資源共享,讓語言不再只是課堂上的形式傳遞,而是真正成為學
式教學與跨領域學習的理想設計,因受制於教學時間、升學壓力與教師專業能力等現實因素而無法完全落實,建議教育政策需規劃配套措施並實踐,才能避免流於形式。
第 258 期
研究紀要
蓋了閱讀、數學、科學、公民與數位科技,且調查對象包含了中小學學生,因此評比的調查結果可作為我國課綱與教育政策的診斷參考依據。我國自2019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下簡稱108課綱)以來,迄今已逾
專有名詞等不需教授的詞彙後估計可達到95%以上的覆蓋率,已經和語言的實際使用差不多。我相信這和各國的教育政策有極高的相關性。以下是幾項值得深入了解的相關性:
、溝通交流,陳述理念與想法,亦能培養理性思辨的知能(教育部,2018)。國際間對讀寫素養的重視體現於教育政策、國際組織的推動以及各種倡議和計畫。
重要橋樑。林從一院長表示,本院將持續發揮國家級教育研究機構的優勢,結合實務經驗與國際比較視野,為臺灣教育政策提供實證研究支持及更具前瞻性的建議。
紹新加坡在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 的教育政策演進,並結合其豐富的實務經驗,最後由林哲立副研究員擔任與談人,展開更深入的對話與觀點交流。整場演講不
第 259 期
進行教學,指引中也強調合作過程的4R(相關性、關係、尊重與互惠)的指導概念。曼尼托巴省政府新的原住民教育政策,目的在於協助教育工作者將原住民語言、文化和認同融入到教學與實踐中,並幫助原住民學生在校內外的發展(
背景因素對成就的影響。她提到2023年臺灣有一萬多名四年級與八年級學生參與TIMSS,彰顯此評量對於教育政策、課程發展與教學改善的重要性。
分析112年度教育現況與動向,為教育發展之重要參考文獻之一。全文電子檔可至本院網站/特色資源/圖書/教育政策或至本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TERIC) (《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12年版)》)點閱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