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203 期
研究紀要
第 205 期
第 211 期
活動報導
第 215 期
活動報導
第 223 期
研究紀要
第 227 期
第 232 期
研究紀要
第 234 期
活動報導
第 235 期
研究紀要
第 256 期
研究紀要
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例如,閱讀成績與「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以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的相關性最高;數學成績則與「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和「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最為相關(如圖一),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身心素質與
第 242 期
研究紀要
第 249 期
研究紀要
第 255 期
研究紀要
讓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能順應世界潮流進入普及化階段,充分滿足國人接受更高教育的需求。然不可諱言地,由於多數學校在升格改制與運作過程中忽略了建立辦學特色的重要性,導致大學治理模式和育才方式出現同質化的隱憂。有鑑
即開始以完全融入課程綱要文件方法,涵育從幼兒園到高中學生的媒體素養。該作法促使媒體素養之定位與科學和數學等學科同等重要,並規定10 年級的學生必須完成達 35 小時的媒體和影響力課程。此外,該當課程強調數
第 257 期
研究紀要
學力部分,PISA 2022的調查指出,我國共182校約6,000名15歲在學學生參加施測,此次評量數學、閱讀、科學素養排名均較2018年進步,數學表現平均547分,排名第3名(2018年排名第5名);閱
然而,PISA、TIMSS等國際評比對於學科評量,大多是各別測量學生在單一學科知識的素養能力,例如:數學、科學或語文理解等。臺灣在各個教育階段的學科也多採用分科教學,然而,我們日常生活的問題常需要用多種學
,都是推動校園國際化公平與跨文化轉型的核心,國際化無法存在於幾個孤立辦公室、侷限在特定學科、保留給少數學生的機會。最終,全面國際化並非附屬任務,而是提升大學自身教學、研究、服務任務的重要工具,每個大學都必
第 258 期
研究紀要
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簡稱IEA),主要規劃並辦理「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
核銷,對於事前準備即必須支出許多經費的國際交流,較難以相容。而對原本財務資源就較少的經濟弱勢/文化少數學生,或是對推動國際交流/校園國際化經驗較少的大學,預支與核銷彈性制度深深影響其參與機會,相較於歐美政
(一)韓國宣布自2025年起中小學數學及英文課程將開始使用「AI教科書」,至2028年中小學國語、英語、數學、社會科學、歷史、電腦等課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