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258 期
國際脈動
(一)韓國宣布自2025年起中小學數學及英文課程將開始使用「AI教科書」,至2028年中小學國語、英語、數學、社會科學、歷史、電腦等課程全
培訓機會,讀寫能力便是其中之一。EEA並訂立2030 年會員國的學校教育目標:讓15 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之成績差者比例低於15%;八年級學生在電腦和資訊素養成績差者比例低於15%,提前離開教育和培訓
高等教育階段的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本文簡稱STEM)領域一直存在女性代表性不足的現象,此也是國際間重視的議
第 259 期
活動報導
與評量新趨勢」專題演講,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習與教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蓋允萍副教授,以多年參與「國際數學與科學成就趨勢調查 (TIMSS) 」試題審查委員 (SMIRC) 的經驗,帶領聽眾深入
第 260 期
研究紀要
發現,新教學方案可提升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也增加他們的認知能力。綜上所述,新教學方案確實能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也能提升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
長數位學習領導指引」的發行,臺灣正積極走向數位轉型的教育新局。數據顯示,使用平板進行數位學習的學生在數學表現上普遍優於未使用者,尤其對低社經地位的學生更具顯著助益,顯示數位工具能有效縮減學習落差。
先備知識,以組合成一套學生學習本單元/課所應涉及的面向,幫助學生建構該學科長期、有用的知識與能力。以數學教科書作為例子來看,課本中的「應用練習」是為一結構成分,有獨立不與其他成分混雜的空間位置,同時能提供
教師,且截至2009年7月,已有3萬5千人藉由此一制度獲得教師資格。其中,有從海軍退役至高中擔任專任數學教師者(56歲),亦有退休執業律師(60歲)同時在高中及法學院任教。
與教育創新者,在學術研究與教育實踐領域皆有卓越貢獻,特別在線上學習以及 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教育方面影響深遠,被譽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創新學者之一,她曾榮獲多項國際與國家級榮譽,包括 20
學者的風範,既對新技術保持開放態度,又堅持學術研究的本質使命,他提醒我們,就如同計算機的發明沒有取代數學教育一樣,AI的發展也不會讓語言學變得不重要,相反地,在AI時代,我們更需要深度思考、理論建構與科學
院教科書研究中心卓益安助理研究員及李映璇助理研究員,以族群本位課程與教材設計為主題,並根據其專業科目數學科與英文科,分享理論、實務以及國內外個案。當日下午,由臺東縣達仁鄉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顏正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