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搜尋



第 220 期

第 255 期
氣候變遷帶來的人權衝擊

;水資源匱乏影響人們的水與衛生權;生態改變則迫使一系列文化消逝的命運。最後,針對最易受影響的族群,如原住民族、女性、兒童、身心障礙者、移民及難民等可能遭遇的傷害進行詳細說明。  張副秘書長強調,與其等著氣候


第 257 期
活動報導
臺灣南島語言研究發展

  本院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為增加同仁跨領域學習以及與頂尖學者交流的機會,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李壬癸院士

不是他者,而是根本:從教材出發的原教實踐

  本院於2025年5月15日在臺北院區11樓禮堂舉辦「原住民族教育本位教材發展工作坊」,邀集各縣市原民教育資源中心與原住民族實驗學校代表,共同交流文化本位教材的

走入蘭嶼:探索雅美/達悟族的教育現場與在地智慧

  為深化本院與教學實務現場及部落間之對話交流,進而拓展同仁對於原住民族教育議題之學習深度及後續研究方向發想,本院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於2025年4月28日至30日在臺東

母語,是我對家人的愛

  原住民族音樂創作歌手阿爆 (ABAO) 用母語歌唱的契機,表達她對祖母與母親深深的愛,她希望留下母族的聲音


第 258 期
研究紀要
國內大學校園國際化的現況與發展

分析與半結構訪談為主,訪談對象為不同類型大學之國際長與學務長。參與本研究諮詢訪談的大學,立意選擇邀請原住民學生與經濟弱勢學生比率相對較高的公、私立大專校院,並盡量同時涵蓋綜合型與技職型,地域分布盡可能包含臺

臺灣原住民處境的轉變

  本院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為增進同仁跨領域學習以及與頂尖學者交流的機會,由周惠民主任力邀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李


第 259 期
國際脈動
原住民族無形文化融入學校教育的做法及目的—以北美洲與非洲國家為例

  臺灣在1997年於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明述「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之後,1998年訂定原住民族教育法,其中第三條「各級政府應採積極扶助之措施,確保原住

學思歷程:回顧與分享

  本院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為增進同仁跨領域學習以及與頂尖學者交流的機會,並強調知識與教育間的重要性,由周惠民主任

《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12年版出刊

別從學前教育、國民教育、高中教育、技術及職業教育、大學教育、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終身教育、特殊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學校體育、學校衛生教育、國際及兩岸教育交流、學生事務與輔導以及青年發展等,陳述基本現況、施政


1   2   3   4   5   6  

Page: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