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258 期
活動報導
第 259 期
研究紀要
結果,據以研擬問卷的架構與內涵。問卷的內涵主要是為了瞭解教育人員、學生、家長及社會人士對於現行108課綱培養學生所應具備核心素養之各個項目的看法、瞭解核心素養各個項目在學校落實的情形,並檢視是否有需調整或
書對不同階段的各類文本的最高覆蓋率。從表2,我們可以知道,學生學了第一階段教科書國字之後,不分教科書課綱或版本,大致可以辨識第一階段圖書78%以上的國字,如果學習累積到第二或第三階段教科書,學生約可辨識圖
主教教育局(Thunder Bay CatholicDistrict School Board)推動課綱改革,將高中十一年級的英語必修課,全改成原住民的作品。該教育局的原住民教育承辦人菲德勒(Tesa)表
首先由林從一院長開場致詞,除介紹院士學經歷,也分享過去曾與梁賡義院士討論社會大眾質疑課綱導致學生知識與能力降低的議題,感佩院士知無不言,同時對於不瞭解的事物也不恥下問,從他身上看見學者、教
獻回顧,勾勒出臺灣 STE(A)M 教育的發展脈絡。研究顯示,自2006年至2023年間,隨著108課綱的推動,STEM與STEAM相關研究數量持續增長,並涵蓋了科學、科技、藝術及創造力等跨學科主題。儘管
第 260 期
研究紀要
核心素養是108課綱之主軸,也是連貫各教育階段間以及統整各領域/科目的重要能力。然而,習慣於教授課本教材的老師,要如何轉
張菀芯(2024)。層層轉化與環環相扣:從教科書結構成分的編寫與實踐檢視國語文課綱推動情形(NAER-2022-017-C-2-1-E9-01)。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啟動(駐瑞典代表處教育組,2022a)。此外,同為北歐國家的瑞典,在2018年正式推動的中小學課程及課綱,除強化學校軟硬體教育設施提供學生學習外,也強調學生對媒體來源、內容的理解、批判性思考的辨識能力,以
由於教科書作為知識傳遞媒介的重要影響力,該協會自新課綱實施後,陸續發表「十二年國教教科書動物(保護)內容之調查及專家、一線教師焦點團體之修正建議」成果報告
分享成熟的原民實驗學校如何自我檢視並調整課程方向與內容;新竹縣尖石鄉嘉興國民小學徐榮春校長分享泰雅族課綱的願景與目標以及如何推行泰雅族課程;桃園市哈嘎灣原住民族實驗小學的林雨墨主任分享如何與外部官方或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