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258 期
愛學專欄
養的雞隻發出噪音表示關切,身為南勢國小生教組長的許喬銨老師,看見這不僅是校園管理議題,更是一次珍貴的社會溝通契機,於是她結合學校與在地農會合作所設置的「雞寶寶小天地」,並使用愛學網的資源,帶領學生認識動物
育環境持續面臨挑戰,包含網路霸凌、手機成癮、校園衝突與危機事件等,具有各種豐富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基礎的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成為各國政策推動
11冊,影片單元包含《風颱著當防》、《齊學俗諺語》、《去馬祖實習》、《動手做環保》等,透過日常情境與社會實踐,深化口語表達與文化理解。
第 259 期
研究紀要
再度發生。轉型正義不僅是政治或法律的問題,本質上也是關於如何理解與處理過去,以及面向未來,建立更公正社會的課題。那麼對於高中生來說,轉型正義到底要學習什麼?本文依據聯合國提出的4大範疇:「知情權」、「追求
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是許多國家透過課程或政策幫助
的當前資訊,做為下一步決策的依據),對學生施予心理健康檢查,以發現有憂鬱症、藥物使用障礙、自殺傾向等社會情感和行為問題的早期徵兆。在執行問題上,該州發現約71%的學校已採用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篩檢工具,且篩
綜觀臺灣近三十年原住民族的民族教育發展經驗,從社會運動促使了中央政府的法條修訂,至2016年後原住民族實驗學校陸續成立。這段過程既有從下而上的倡議與自
首先由林從一院長開場致詞,除介紹院士學經歷,也分享過去曾與梁賡義院士討論社會大眾質疑課綱導致學生知識與能力降低的議題,感佩院士知無不言,同時對於不瞭解的事物也不恥下問,從他身上
當代社會,「家」的定義早已超越傳統的父母與子女組合,我們可以看見各種不同的家庭樣貌,包含單親家庭、重組家庭、
為增進社會各界瞭解教育發展重要訊息並保留我國教育發展的軌跡與成效,自民國88年起,《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每年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