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191 期
活動報導
學校有法律問題,該如何尋求解決?

9;的隱私保障與AI議題」,探討&#


第 192 期
從蘋果到奇異果,詞彙夥伴在哪裡?

  因語料庫呈現語言的實際使用情形的特性,多年來已被普遍的運用於許多的教學、研究之中。近年來,電腦運算能力的提昇以及深度學習理論的成熟,更促使人工智慧更加成熟,提供各行各業更多便利的輔助。在173期,已先介紹了國教院語料庫索引典系統、例句編輯輔助系統,作為語料庫科技在語文教學應用的示範,本文所將介紹的語義場關聯詞系統更是結合語料庫及人工智慧的輔助教學應用。  所謂的語義場,簡單來說,就是一組詞彙在詞義上所具有的類型關係,例如「炎熱」和「寒冷」屬於意思相反的反義語義場,「牛」和「馬」屬於(動物)類型語義場。檢索本系統所獲得的詞彙,都將跟輸入的詞彙有著一定的關係,而這也是本系統為何稱為語義場關連詞的由來。接著,就讓我們來實際看看它的神奇之處。  當輸入蘋果進行查詢,系統傳回了許多的關聯詞,包括藍莓、葡萄、橘子、柳丁……等(見圖1)。聰明的你,應該已經發現,回傳的詞彙彷彿是一份水果列表。對於還在想明天要教導學生哪些水果的老師而言,這不正是一份現成的素材嗎!圖1、「蘋果」一詞在「遠流語料」中獲得的查詢結果圖2、「蘋果」一詞在「中國時報」中獲得的查詢結果  讓我們試著把語料從書籍類型轉換成新聞類型,再度檢索的結果,水果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iPhone、iPad、iWatch、Win8等資訊產品(見圖2)。同一個詞,兩次檢索為何有著天壤之別?別太訝異,當選擇不同的語料庫,就像是跟不同學習、成長背景的人討論一樣,會根據他們熟悉的領域,提供不同的意見,誰讓蘋果本身就是跨領域的呢!但,既然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當然我們也可以試著跟它對談一番。不是想要資訊產品,那試著在負關聯詞欄中輸入iPhone,告訴它,我們不是想看到像iPhone這樣的資訊。檢索後,它很貼心的換成橄欖、杏仁、奇異果等再度比較貼近「水果食物義」的關聯詞(見圖3)。圖3、加入「iPhone」作為負關聯詞獲得的查詢結果  讓我們再換個情境:當學生好奇並想要多學習在平常的生活情境中會運用的詞彙時,他查詢了「廚房」,系統就提供了流理台、客廳、浴室等關聯詞。在看到了流理台後,他更加好奇還有哪些詞彙會跟廚房有關,此時,只要同時輸入流理台一詞,系統就提供了瓦斯爐、洗碗槽、抽油煙機等等更多廚房相關的設備(見圖4),進一步豐富個人詞彙。而老師們更可利用此一檢索方式,輔助設計不同的情境詞彙組,如地點類型(客廳、浴室等)、設備類型等,再加上本院所研訂的對外華語教學適用的詞語分級資訊(基礎、進階、精熟),更可做為詞彙難易度參考,冀能縮短教材設計時間,也提昇教材之品質。圖4、同時查詢「廚房」以及「流理台」獲得的查詢結果資料來源 林慶隆、柯華葳、吳鑑城、白明弘、陳茹玲(2019)。《建置應用語料庫及標準體系》期末研究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成果報(編號:NAER-107-12-F-1-01-00-1-11)。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第 193 期

第 194 期
研究紀要
國語文教科書取材可以更生活化?

  從九年一貫97年課程綱要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108年課程綱要,課程綱要不斷研修,以回應社會變遷、全球化趨勢,以及未來人才培育需求。在課綱歷經研修之際,學生所使用的國語文教科書內容是否也一併因應社會需求與時代潮流而修訂內容?學生的常用字詞是否也貼近生活、與時俱進呢?  為了了解國民中小學國語文教科書的字詞內容是否貼近現今學生的生活經驗,也為了明白現今學生所接觸的國語文課文常用語詞和過去學生所使用的常用語詞是否相同,我們選擇了教育部在民國89年年底出版的《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作為比較對象。《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一共收錄了當時國小學童常用的字詞,共計5,021字、46,666詞,這份調查報告書到現在仍舊被許多識字量研究當成測驗評量的資料庫來源,進而國語文課程綱要有關識字量的訂定也和這份字表以及字表評量結果有關。藉著比較《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字詞表的內容以及國民中小學國語文教科書三個版本(依九年一貫課綱編寫)課文的字詞內容,我們可以知道這份調查報告書和現在字詞的重疊性有多高,是否仍適合當作評估現今學童識字量的依據?  經過比較,我們發現:一些詞出現在國語文教科書課文但不在《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詞表裡,粗略可分為以下幾類:(一)近代人名,例如:「林書豪」、「蒙娜麗莎」、「珍‧古德」、「馬友友」、「宮崎駿」、「歐巴馬」、「齊柏林」、「陳樹菊」;(二)近代新興生活用語,例如:「高鐵」、「捷運站」、「騎樓」、「牛仔褲」、「麥金塔」、「棉花糖」、「甜甜圈」、「開胃菜」、「奶精」、「吐司」、「泡菜」、「研究生」、「二手書」、「繪本」、「瓶中信」、「拔河隊」、「拍賣會」、「龍貓」、「接機」;(三)本土風情,例如:「基隆山」、「野柳岬」、「明華園」、「落山風」、「擂茶」、「菜頭粿」、「柿餅節」、「月光餅」、「飛魚季」;(四)議題融入的動植物名稱,例如:「山雀」、「山椒魚」、「斑文鳥」、「藍鵲」、「灰面鷲」、「五色鳥」、「黃金葛」、「昭和草」、「油桐花」。  從以上出現在國語文教科書課文的語詞來看,我們知道國語文教科書取材較貼近近代,有許多與學生現今所處環境、文化及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詞;同時,教科書內容豐富多元,不僅介紹外國人物風土,也涵蓋本土風情民俗,更融合現代人關心的環境、海洋等議題。此外,從現代交通工具的「高鐵」、「捷運站」到新興事物的「龍貓」、「接機」這些語詞,充分反映了生活與文化的發展情形以及社會現象,並且展現了語言不斷出現新詞的創造性。  此外,我們也一併檢視比較上述三個版本國語文教科書收錄字詞的情況,結果在表1。三個版本教科書在第四學習階段,字詞累積數量的差距達130字、860詞,這樣的字詞數量差距將影響學生跨換版本的學習銜接;即便學生學習同一個版本,到第四學習階段的時候,和學習其他版本的學生相比較,則大約有50字、400詞的差距。表1、三個版本國語文教科書在各學習階段的累積字詞數量  透過檢視《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字詞表與國民中小學各版本國語文教科書課文,顯示二十年前編制的《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雖然代表著當時國小學童常用字詞情形,但已無法反映現今語言使用情形、社會變遷及國際趨勢;相較之下,國語文教科書則因為持續修訂,與時俱進,教科書內容具有時代感且呈現語言生命力。我們建議應用大數據技術重新編制一份符應國民中小學學生國語文素養的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在下一輪課綱研修發展時一併公布各學習階段的字詞內容,不僅俾利教科書編輯及測驗評量參考,也可增進教科書跨版本學習的銜接性。資料來源 李詩敏、白明弘(2019)。中小學學生常用字詞分級標準之探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個別型計畫案成果報告(NAER-107-12-F-2-09-00-1-09)。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數據活起來 教育有未來

2;端技術、醫療AI,以及促進生&#

生活科技素養導向的教學應著重哪些?

  科技的活動與人類生活間存在著相互依存並與時俱進的關係,科技的存在對人類文明、文化演進與推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與貢獻。2018年9月教育部公布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綱要,將「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合併成為「科技領域」,科技領域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之科技素養,將科技與工程之內涵納入科技領域之課程規劃,以培養學生動手實作及跨學科(如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知識整合運用的能力。而生活科技課程強調從問題解決及實作過程中培養學生「設計思考」的知能,也就是透過解決問題的歷程,培養學生動手做及使用科技產品的能力。生活科技教師如何透過教科書來實踐素養導向教學?  十二年國教生活科技課程綱要各個年級有其「課程主軸」(七年級:機構與結構、八年級:能源與動力、九年級:電與控制),各版本教科書的編者在編輯每一篇章時,均是以主題活動作為教科書的編寫架構,主題活動使用到的科技知識與技能則作為補充主題活動的資源(如圖1所示),無論是主題活動或是科技知識與技能都是為了使學生學會該年級的「課程主軸」而設計。圖1、生活科技課程架構圖  教師使用教科書進行生活科技素養導向教學時,應掌握以下五個重點:一、透過主題活動實踐課程主軸:教師首先要明瞭與掌握各年級的「課程主軸」,透過教科書中的主題活動,讓學生藉由設計思考的歷程來達成解決問題的活動任務,及發揮動手實作的課程目標。教科書中的各個主題活動,均是依據課程綱要中「學習內容」所列的主題而設計,研究顯示各版本編者均認為學生在完成主題活動後,即能展現課程綱要所要求的「學習表現」。二、因應學生差異適當增補教學內涵:教師應參考教科書內容及學生個別差異,適度補充活動所需的科技知識與技能,或提供解決問題的生活化實例,讓學生透過分組合作與自主學習,發揮創意並經由動手實作來完成作品。三、彈性的評量機制:教師可參考教科書或習作之評量建議,進行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而評量的權限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互評,評量重點應放在完成作品時,學生對於解決問題過程的省思(高層次思考),與學生共同參與解決問題的分工、互助、合作的學習歷程。四、善用教科書替代活動:生活科技教科書考量到非生活科技專長(其他領域兼任)教師及各校機具設備的差異,在編輯教科書的主題活動時,都會增加替代性(技術層面較低,使用材料器具較簡單)的主題活動,以提供任課教師可選擇的替代活動。五、教師增能的建議:有鑑於教師對課程變革的認知與實踐,是推動課程綱要成敗的一項重要關鍵。研究建議教育主管機關在辦理國中生活科技教師之增能課程時,能聘請各版本教科書編者為講師,從生活科技教科書設計者之視角,闡述素養導向教材的設計理念,進而教導生活科技教師如何善用教科書來進行素養導向的教學。資料來源 張復萌(2019)。十二年國教國中七年級生活科技課程綱要轉化教科書之研究(編號NAER-107-12-G-2-11-00-1-11)。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第 195 期
國際脈動
美日兩國私立大專校院退場機制如何運作?

4;他措施(Federal Student Aid, 2019)。(二)


第 196 期
研究紀要
用創新力翻轉舊思維:創新能力之建構因素分析

al Factors Fostering Innovation Competency: From Taiwanese Students' Perspectives. Eurasia Journal of

防範病毒、藥毒、苦毒入侵校園的策略

32068;(2019)。借助AI能更迅速識別&#


1   2   ...   81   82   83   84   85   86   87   ...   95   96  
Page: 84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