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201 期
研究紀要
校長面對危機管理,行不行?

一、一次危機、終身遺憾  校長的職涯中,不一定會碰到危機。遇到了,若處理失當,輕則行政處分,重則飽受社會輿論攻擊,黯然下臺。由此可見,危機管理的重要性。筆者國小的輔導教師,是位認真負責又有教育愛的好老師。三十年過去了,這位好老師成為了受人敬愛的好校長,關懷學校的任何事物,就連周末都到學校陪孩子進行社團練習。然而,一次不當的媒體發言,在受到社會輿論壓力下,離開了校長的工作崗位,黯然退休,頓時也讓教育界折損了一名優秀人才。這不禁讓筆者有諸多感慨,除了對於這位校長抱有無限遺憾外,更體悟到危機管理的重要。職是之故,了解校長面對危機管理的能力,並針對缺失之處加以扶助,成為國教院候用校長危機管理課程研發的重要方向。二、校長該具備哪些危機管理能力?  有關於危機管理,學者Heath(1985)認為,危機管理整合為危機前「偵測預防」;危機中「因應決策」與危機後「恢復學習」等三層面,內容項目包含:(一)危機前的偵測預防:內涵指校長在危機前能識別危機發生的警示信號,並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二)危機中的因應決策:內涵指危機發生階段,校長所採取的應變處置措施,包括危機領導、決策和溝通等。(三)危機後的恢復學習:內涵指危機解除後,校長領導組織成員儘快恢復學校正常運作,檢討和審視所採取的危機處理措施是否適切,建立學習回饋機制。  但校長們比較容易在哪個環節出錯,檢視過去相關研究付之闕如。易言之,校長危機管理談論者眾,但對於校長危機管理能力的評估,缺乏實證研究,則有需要進行深入探討。三、校長在危機管理中的表現情形(一)研究對象與施測方法  本研究108年國家教育研究院校長儲訓班學員,分為國中班22人、小A班22人、小B班22人、小C班22人,共88人,因有5位學員未繳交研究之情同意書,故本研究分析樣本為83人。然,為了解學員在危機管理課程模組後的真實能力,本研究則採用「籃中演練」的實作評量方式。  為了解學員危機管理真實能力,本研究則以「籃中演練模式」(in-basket exercise)進行課程與評量。參加人員在評測過程中被賦予某特定角色,並在模擬的情境中處理若干危機管理指定題目。完成口語評測後,得由評審員與參加人員進行對話。除透過評審者的評分,了解學員們危機管理真實能力外,並以對話方式針對個案進行討論提升學員管理經驗與專業知能。籃中演練的題型包括:1.性騷擾、2.親師衝突、3.校園安全、4.學生管教、5.公共關係、6.採購、7.霸凌等。(二)研究工具建立  為了達成籃中演練的測驗目標,首先必須建立題庫與評量規準。題庫建立的部分,主要是透過「焦點團體座談」(Focus Group)。焦點團體訪談主要是針對危機管理議題,經過研究者的設計與安排,以團體討論的方式進行危機管理案例蒐集。焦點團體參與對象為:縣市教育局發言人(2人)、縣市法治或法務專員(1人)與資深校長(8人)。  為使籃中演練評分更具客觀性,本研究則研發危機管理評分規準(scoring rubrics)。評分規準必涉及一定程度的專業判斷,作為測驗標準化參照及教育研究之用。此外,亦是建構實作評量可靠性的重要途徑。評量時,可參考各表現等級的描述,利用多元與多次評量,觀察學員的口語表現,以判斷其學習成果。  本研究主要由研究者編制「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民中小學校長儲訓班危機管理模組籃中演練評分規準」初稿,並請四位資深校長,一位測驗專家及一位校長學研究專家共同討論。完成評分規準,規準內容如下表:表1 校長危機管理實務籃中演練評分規準表 評分項目 內涵 評分規準 危機中的因應決策校長職能:策略思考溝通協調 1. 指危機發生階段,校長所採取的應變處置措施,包括危機領導、決策和溝通等。 2. 掌握相關資訊並即時分析、因應、決策,使損害控制在最低的危機處理能力。 未達基礎 1. 未能說明目前危機中,學校採取的應變處置措施。 2. 未與目前危機中,事件關係者溝通。 基礎 1. 能說明目前危機中,但學校採取的應變處置措施僅部分切中要點。 2. 在危機事件中,僅與部分關係者溝通。 精熟 1. 能說明目前危機中,學校採取的應變處置措施,且處置措施切中問題,有效將事件傷害降低。 2. 說明目前危機中,完整的與所有事件關係者溝通。 危機後的恢復學習校長職能:策略思考 1. 指危機解除後,校長領導組織成員儘快恢復學校正常運作,檢討和審視所採取的危機處理措施是否適切,建立學習回饋機制。 2. 指危機解除後,校長領導組織成員增強危機管理的能力。 未達基礎 1. 未能說明危機解除後,學校如何建立危機回饋機制。 2. 未能說明危機解除後,學校如何增強組織危機管理的能力。 基礎 1. 危機解除後,學校雖建立危機回饋機制,卻未切中要點。 2. 危機解除後,學校僅部分成員增強組織危機管理的能力。 精熟 1. 說明危機解除後,學校如何獲得組織成員認同,建立危機回饋機制。 2. 說明危機解除後,學校如何獲得組織成員認同,增強多數人員組織危機管理能力。 危機前的偵測預防校長職能:策略思考 1. 指校長在危機前能識別危機發生的警示信號並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為預防危機發生,領導組織成員搜尋已知的危機風險因素並盡力降低潛在損害的預防能力。 未達基礎 1. 未告知在該危機中,過去學校曾做過哪些預防措施。 基礎 1. 告知在該危機中,過去學校曾做過哪些預防措施。其方法未能完全切中問題。 精熟 1. 告知在該危機中,過去學校曾做過哪些預防措施,並能舉證有具體成效,降低潛在損害。 校長職能:溝通協調 1.「語速」:反應演講者語言表達時,速度太快或太慢,是否為聽講者所接受。 2.「語調」:代表演講者語言表達時,音調(量)太高或太低,是否為聽講者所接受。 3.「語暢」:反應演講者進行語言表達時,語言節奏是否流暢,口語化程度過高或適當等特徵進行評量判斷。 未達基礎 1. 演講者語言表達時,速度太快或太慢,不能為聽講者所接受。 2. 演講者語言表達時,音調(量)太高或太低,不能為聽講者所接受。 3. 演講者進行語言表達時,語言節奏不流暢,口語化程度過高。 基礎 1. 演講者語言表達時,速度能為聽講者所接受。 2. 演講者語言表達時,音調(量)能為聽講者所接受。 3. 演講者進行語言表達時,語言節奏流暢,略有口語化程度之表達。 精熟 1. 演講者語言表達時,速度能為聽講者所接受。 2. 演講者語言表達時,音調(量)能符應情境脈絡,展現適當的聲音情緒。 3. 演講者進行語言表達時,語言節奏流暢,無口語化程度之表達。   本研究回收83位學員之249份評分樣本進行分析整理後,分別依校長儲訓班校長們背景資料及初始成績平均得分探討其樣本特性之描述性統計分析數據資料,詳如表2所示。可以發現本研究之樣本中,在班別方面,得分以國中班較高,達17.136;題目類型以校園安全得分最高,達17.912,公共關係與採購得分最低,為13.667;最後以各題計算,學員得分總平均為16.317分,通過率(學員表現得分/評分表滿分,故計算16.317/24)67.98%。表2 樣本特性之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由表3可知,根據評分架構上,危機中應變處置最高,平均為2.73;依序為危機中危機處理,平均2.71;危機後組織學習與危機前危機預防,平均2.67;而平均分數最低為危機後回饋機制,平均為2.66。表3 籃中演練評分項目得分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危機議題分析方面,由於學校經常發生的「校園安全」、「親師衝突」、「霸凌」等危機事件,處理較為得宜。然多數候用校長,缺乏總務與採購相關經驗,對於「採購」事件的危機處理,則表現不佳。  在危機管理能力上,候用校長對於「危機中應變處置」表現最佳。意指校長在危機發生時,相關的決策和溝通等能力較為熟練。然而在「危機後回饋機制」表現相較其他能力則較不理想,意指校長如何儘快恢復學校組織正常運作,撫平事件受害者的創傷能力較為薄弱。四、代結語:不要讓危機事件受害者隨著時間被遺忘  本研究顯示,候用校長在採購議題表現較為不佳,主要原因在於受測者本身無採購相關經驗,故國教院有關採購管理相關課程,應以案例分析為主,藉此協助候用校長對於該事件的處理經驗。但更重要的是,校長危機後的回饋機制能力仍有待討論。易言之,危機事件的處理不僅只在當下,事件過後,受害者本身以及相關事件關係人是否有被合理的對待,仍持續考驗著校長危機管理的能力。資料來源 蔡明學(2019)。中小學校長危機管理領導職能之評估。教育政策與管理,4,99-121。 參考文獻 Heath, R. L., & Nelson, R. A. (1985). Issues Management. Sage Publications.


第 200 期
研究紀要
呼喚先祖的傳統智慧——原住民學生的科學學習

  如何在教學上協助原住民學生透過對自身文化來理解主流的學科知識,實為當前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的重要議題。  因此,本研究依據設計導向科學學習(Design-Based Science Learning, DBSL)的原理,編製動手探究的活動,希望透過傳統籐編製作活動,讓原住民學生進行有意義的科學學習。如圖1所示DBSL的活動流程包括五個步驟:定義問題情境(以情境問題引導單說明籐編在傳統泰雅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調查活動(分為調查活動與基本編法介紹)、發展想法(由小組討論統整可能的影響因素並據此制定設計策略)、籐編製作(依據設計策略進行籐編編製並完成耐重度的測試)與統整討論(展示測試結果、接受提問與回饋)。圖1、設計導向科學學習活動流程圖  研究結果顯示在六周的設計導向科學學習活動之後,學生能主動使用測量方法來增加實驗觀測的可行性,並能以量化數據來進行實驗結果的比較。在自身族群身分的認同與投入部落活動的意願,以中、低族群認同學生的增進達到顯著。對科學原理與學校自然課程的態度亦有提升,也以中、低科學態度學生的改變最為明顯。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位學習不利的同學(S17),因為各種因素而識字不多,進而導致各科的學習成效均有低落的情形。其在後晤談中雖然也只是模仿課程的實驗設計來進行回答,但伴隨而來的是他能具體地在一個不一樣的問題情境之中完成他的實驗操作並能有自信的表達出來。  基於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對於原住民族科學課程的建議如下:一、原住民族科學課程應考量融入原住民族傳統知識  文化認同是影響原住民族學習適應的重要因素。由於文化本質的差異,使原住民族在學習主流文化課程時產生困擾、挫折與失敗,因而對主流社會產生嚴重的疏離感與抗拒同化的態度,進而影響其學習適應。然而,文化認同對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而言,並非只有負面影響。本研究顯示藉由原住民族傳統的藤編文化作為主題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體會蘊含在先祖智慧中的科學知識;在設計活動的課程中,不僅能夠保留傳統文化,同時亦能透過對科學態度與過程技能的促進,來達到科學學習的目的。二、原住民族科學課程應增加讓學生動手實作的機會  原住民學生大多喜好實際動手操作的課程活動,即便在教室裡進行教學,也較喜歡活動式的學習,對於實務操作、活動學習或運用較多肢體動作的教學內容,其學習興趣明顯提升,並能加深其學習印象。本研究考量學生的文化背景、學習型態、溝通方式,並以其自身文化作為學習的橋梁,提供在科學課程和教學上的另一項選擇,使學生可以投入更具個人意義的學習活動,並維持高度的學習興趣。此外,由於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大多是以知識或用於生活工藝與器物上(例如:石板捕獸器為槓桿原理的應用),故而透過實作結合STEM(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的跨領域、跨文化課程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動手實作的機會,更可像個創客(Maker)一樣從實作中體驗與學習知識。三、原住民族科學課程應符應真實的文化情境  原住民學生在學習科學時,由於日常生活經驗與學校科學之間存在著差異,在需要跨越文化疆界的情形下,學生易產生認知衝突與學習困難。因此,班克斯提倡多元文化課程中的附加課程取向,即強調透過原住民族的文化經驗融入科學設計活動,藉由肯定原住民族文化的經驗和價值,提升原住民學生對族群的認同以及對科學的態度。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在學習過程中融入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可以有效幫助中、低族群認同的學生建立其族群認同,顯示將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融入於科學概念中,可促進力學概念的學習與有效提升科學態度的養成,並爲班克斯之多元文化課程的理論取向提供了實徵證據。資料來源 吳百興、吳心楷(2010)。八年級原住民學生在設計導向活動中的科學學習。科學教育學刊,18(4),277-304。


第 202 期
AI時代翻譯教學與學習如何改變?

2;本次主題為「AI與翻譯教育」&#


第 203 期
研究紀要
什麼才是適合的數學素養導向試題?

  很多文字的試題就是素養導向試題嗎?素養導向試題的基本要素是「生活情境」以及「問題解決」,目的是要透過測驗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並讓學生瞭解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因此在設計試題時,會有情境的鋪陳以及問題的提問。然而,為了結合生活情境、發展素養導向試題,命題時經常在題幹或提問中夾雜長篇的文章或說明,認為多放一些文字、增加一些說明就是素養導向試題。這些過多或不必要的資訊或說明,不但影響了原本的評量目標,也無法提升學生的作答動機,更無法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只是徒增解題的閱讀負荷量。  這些文字很多、似是而非的素養導向試題,大致可分為下列三類:刻意將解題資訊藏在長篇文章之中、情境的鋪陳與說明太過詳細、提供過多與解題不相干的資訊或說明,例如:範例1 刻意將解題資訊藏在長篇文章之中(國小三年級)  新冠肺炎期間,進出公共場所都需要戴口罩,因為口罩的外層有一層不織布,能隔絕病菌進入口鼻,一般成人口罩的長度是18公分,寬度是10公分;兒童口罩的長度是14公分,寬度是9公分,每個人再依自己的臉型大小,挑選成人口罩或是兒童口罩,主要是防止飛沫的感染,可惜歐、美人士仍不習慣戴口罩,也不太認同戴口罩真的能防疫。  除了口罩之外,校內也會使用漂白水稀釋液進行消毒,而漂白水稀釋液的簡易調配的方式是5 mL的漂白水加入500 mL的清水中,即可調配500 mL的漂白水稀釋液,因為漂白水能破壞細菌或病毒的細胞壁,讓細菌或病毒死亡,所以是我們現階段所使用最便宜且方便的消毒方式。  教室內有以下六種容器,底下分別是每個容器的編號以及容量,請你想辦法挑出兩種容器,剛好能量出10L的水。1. 請問成人口罩還是兒童口罩的不織布面積大?答:________2. 請問成人口罩的不織布面積是(       )平方公分。3. 500 mL漂白水稀釋液的調配方式是將(       )mL的漂白水加入500mL的清水中。今天,老師要你調配1公升的漂白水稀釋液,請問調配的方式是要將(       )mL的漂白水加入1000mL的清水中。4. 如果老師請你準備10 L的清水,請你從編號甲到己的容器中,選出兩種容器,剛好能量出10 L的水!   答:_____和_____資料來源: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工作坊學員作業範例2 情境的鋪陳與說明太過詳細(國小五年級)  台灣地區的降雨量雖然超過世界平均值,卻因為降雨多集中於夏秋兩季,加上山高水急的地形,讓雨季的降雨難以保留,導致冬春兩季往往成為枯水期。現今全球氣候變遷的情況下,台灣每年夏季雨水主要的來源~颱風,在近30年來逐漸出現「輕颱減少,強颱增加」的趨勢。全年總雨量雖然沒有減少,但總降雨日數卻減少,則代表著降雨強度的增加,以及長時間不下雨的可能性提高。面對這種降雨模式,台灣被歸類於未來可能發生旱災的地方,我們該如何增加可運用的水資源?  什麼是「雨水撲滿」?我們可以利用屋頂作為收集雨水的汲水面,讓雨水沿著屋簷流到水管中,經過過濾及沉澱的過程,將雨水收集在水撲滿中。我們可以把收集到的雨水取代自來水用在澆灌花木、清洗地板或作為小型的消防儲水槽使用,以達到資源再生及節約自來水的目的。 1. 小恩家想在家設置「雨水撲滿」,利用屋頂作為收集雨水的汲水面,屋頂汲水面恰為長方形,長為12公尺、寬為6公尺。請問汲水面面積為多少平方公分?  A. 72平方公分  B. 7200平方公分  C. 720000平方公分  D. 72000000平方公分2. 小恩家利用長為12公尺、寬為6公尺的長方形屋頂作為收集雨水的汲水面。近日適逢梅雨季,依據中央氣象局雨量統計,今天上午10時~11時,小恩家該地區時雨量為25毫米。請問小恩家可收集多少公升的雨水?  A. 18公升  B. 180公升  C. 1800公升  D. 180000公升3. 小恩家利用廢棄的不鏽鋼密閉式汽油桶當作水撲滿,一個水撲滿約可裝200公升的雨水。在連日梅雨季過後,依據氣象局雨量統計,推估可收集到的雨水體積為4.65立方公尺。請問小恩家收集到的雨水可裝滿幾個水撲滿?  A. 2個  B. 23個  C. 232個  D. 2325個資料來源:素養導向試題研發人才培訓計畫學員作業範例3 提供過多與解題不相干的資訊或說明(國中七年級)  懸浮顆粒或稱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泛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細懸浮微粒PM2.5,是空氣汙染主要的組成物質。在台灣,常見的來源是工業污染、和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另外在沙塵暴來襲的時候,它的濃度也會迅速升高。所謂的細懸浮微粒PM2.5是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微小粒狀物,是肉眼看不見的。它會在空氣中懸浮,也可能被吸入人體的肺泡中,更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究竟PM2.5有多大呢?就拿人體的頭髮來比較,有一個懸浮微粒的大小約為一根頭髮直徑的1/28。1. 已知1微米=1× 10-6公尺,若傑倫的每根頭髮直徑為56微米,請依據傑倫的頭髮直徑去計算懸浮微粒的直徑大小約為____公分。(以科學記號表示)資料來源:某國中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試題  良好的試題需要引導學生理解情境,藉由情境的理解帶出問題,再利用不同類型或層次的子題評量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要將情境帶入試題不一定要長篇大論,可以利用一些方法降低閱讀量,例如:保留重要的說明、刪除不必要的資訊、精簡使用的文句、提供圖形或表格說明以減少文字量、或將資訊重新整理編排(部分資訊放題幹,部分資訊放子題)……等,這些方式都可以有效的減低試題的閱讀負荷量。  範例2-R是參照上述這些方式將範例2雨水撲滿進行修改後的版本。範例2-R的題幹僅保留學校為何要使用雨水撲滿,以及一張簡易的雨水撲滿的製作方式與概念,因為保留這些資訊就已足夠讓學生進到雨水撲滿的情境。修改後的版本,將原本330多字的說明以及一張複雜的示意圖,簡化成50字以下的題幹以及一張簡易的示意圖。另外,範例2-R也將原本的問題作了調整,將原本的3個問題計算題,調整成1題計算題與1簡答題。其中將範例2的問題1和問題2合併成1題,並增加降雨量小百科簡要說明,要解決此問題需要利用到跨領域的知識來計算降雨量。範例2的問題3修改成詮釋評估的問題,評估雨水撲滿收集完成後的水資源再利用,也就是評量學生言之有據、據理說明的能力。  經過上述的修改,不但減少了題幹的文字負荷量,而修改後的試題,評量的面向也變得較廣。如此一來,才能避免評量目標的失焦,而且可以同時檢測學生的計算與詮釋評估的能力。範例2-R 雨水撲滿—修改版  為了有效利用水資源,我們可以在學校製作雨水撲滿,收集雨水再加以利用。雨水撲滿的製作方式與概念如下:1. 快樂國小在長為10公尺、寬為6公尺房屋屋簷旁,裝設了集水溝渠,收集雨水。依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今天上午學校所在地區降雨量為25毫米。請問今天上午學校的雨水撲滿可收集多少公升的雨水?請列出你的計算過程。(註:1公尺=100公分,1公分=10毫米,1公升=1000立方公分)2. 學校利用收集到的雨水,作為廁所馬桶沖水用。根據統計,學校平均每人每天在校上廁所3次,每次沖水量約為6公升。一桶體積為5立方公尺的雨水撲滿,收集滿一桶後是否足夠全校250位師生一天的廁所沖水量?請說明你的理由。(註:1立方公尺=1000公升)資料來源吳正新(2020)。素養導向試題研發人才培訓計畫(NAER- 108-12-B-2-02-00-6-03)。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計畫網址:https://tpwli.naer.edu.tw

寫出可讀性高的文章,有哪些訣竅?

1;,而這也正是AI與人腦存在的&#

動手動腦玩科學!自然科探究與實作在各教育階段的課程設計與實例

  本次「自然學領域課程綱要」(以下簡稱自然領綱)高中階段共12個必修學分,其中包括三分之一跨科目之主題式探究與實作課程內容,目的就是成為帶動國中小進行探究與實作的火車頭。在經歷過108學年度高中課程計畫書審查,從有趣的科學遊戲類型到培養科學探究的實作活動,只要符合問題為中心的教學,都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好課程。讓學生從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到解決問題,提出結論與表達溝通的機會。以下本文將說明國中小階段應該如何相互配合,並且向上支持高中階段,逐步打下科學學習的基礎。國民小學階段:動手實作豐富科學學習經驗  國民小學階段的關鍵在於增加學生日常生活的學習經驗,透過觀察操作等方式親身體驗到自然世界的各種現象。在圖1能量轉換的課程中,可以看到中年級學生透過實作找出葉子受光的最大面積,讓光合作用這個很抽象的概念,能透過動手實作累積學習經驗,作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基礎。由此可知,國小教師必須在教學中突破學生有限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覺知到的更多樣的科學現象,不論是聲、光、電、熱、磁等都可以成為學習的素材,持續引發學生好奇心與探究自然世界的信心,累積豐富的科學學習經驗。圖1、中年級學生在走廊上利用陽光找出葉子最佳的受光排列  此外,課綱設計為銜接國小與國中階段,以微觀粒子概念提供學生思考物質組成,成為理解自然事物的方法或工具之一。課程中透過想像力來思考物質不斷切分後,最小的單元是什麼?這個最小的單元是如何表現出不同的科學現象?在圖2物質微小構造的實作中,學生把觀察擴散作用並類比到粒子運動,就是希望引導學生想像及思考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深化學生的科學學習經驗。圖2、物質組成,高年級學生在咖啡溶解實驗中進行觀察。國民中學階段:用科學打開學習的大門  國民中學教育階段關鍵在於適時地引入科學知識系統,透過科學概念與探究方法理解自然世界的現象。在圖3中是七年級跨科主題「從原子到宇宙」的單元,學生學習科學計量單位,再將生活周遭事物定錨在這個單位圖所處的位置。立基在國小階段透過放大工具所建立次微觀的觀察經驗,國中階段進一步提供科學尺度的單位,體會到從微觀粒子的小到整個宇宙的大,擴大對科學尺度的想像力。圖3、引入科學計量單位,同時學習科學記號與欣賞各類事物的尺度位置。  可知國小階段所累積的科學學習經驗,在國中階段配合科學方法如科學測量或控制變因,教師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在圖4腸衣篩選的實驗中,學生比較葡萄糖與澱粉通過腸衣的情況,透過計量單位的科學知識系統能解釋兩者差異,瞭解物質在尺度上的大小會影響到實驗的篩選結果。讓科學知識系統提供學生間溝通互動的語言基礎,進而產生更多可探究的研究問題。圖4、腸衣篩選的實驗,因孔隙大小不同影響物質是否能通過。高級中等學校階段:系統思考到科學論證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在於建立科學模型與理論的系統思考與科學論證能力,更接近科學家或工程師的思考模式。以蠟蠋燃燒實驗為例(參考教師共備社群連結https://pikaof6.weebly.com/),器材雖然十分簡易,但這卻是複雜系統的好例子,因此部分高中學校應用到自然科探究與實作課程中,學生在實際操作後都會發現許多需要控制的變因,光是蕊心長短的因素就能使兩組實驗作出相反的結果,總能引發學生相互的論證。進一步來說,透過同儕論證能對實驗提出比較和判斷資料,反思實驗過程的優缺點,並加以修正,體會到科學就是一個求知的歷程,且對於自然世界保持探究的開放態度。  最後,師生或同儕間的討論就是一種科學論證,也是高中階段重要的能力之一,如圖5教師為高中學生提供團隊任務分配,幫助學生進行科學發表或論證,透過任務的分工再提出探究問題,如米蟲種類、生活史或趨光性等。在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透過科學語言與同儕溝通互動,增加學生科學的陳述與論證能力,建立未來公民所需要的基本科學素養。圖5、透過不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分享探究歷程與成果。(註:圖片取自國立臺南一中探究與實作課程)結語:一場探究實作的教/學接力賽  本文點出各教育階段的探究與實作重點,期待現場的科學教師能相互理解與配合,逐步引導學生具備探究與實作的能力與態度。最後,自然科探究與實作課程無法單靠高中階段完成,而是需要各階段依課綱設計逐步培養,特別是國中教育階段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在科學知識系統下整合國小階段累積的科學學習經驗,並且進行科學探究的實作活動,以利銜接高中自然科探究與實作課程。資料來源黃茂在、吳文龍(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域教材及教學模組研發模示與示例研發計畫。委辦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註:圖1至圖4取自「自然科學領域素養導向之教材及教學模組」。


第 204 期

第 205 期
國際脈動
數位學習風潮下媒體素養教育的挑戰與策略

;入Web 4.0及5G時代,AI人工智慧和物&#


第 206 期
科學教科書的邏輯關係,如何讓學生閱讀理解?

  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綱強調邏輯思維的重要性,然而,要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引導學生理解科學教科書蘊含之邏輯關係相當重要,科學是一門注重邏輯的學科,科學教科書經常蘊含邏輯關係,識讀科學教科書中的邏輯關係有助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因此探討科學教科書蘊含之邏輯關係及學生閱讀理解,提供科學教學與教科書編輯之參考有其必要。一、科學教科書蘊含什麼樣的邏輯關係?  科學教科書蘊含了聯言、選言及條件三種邏輯關係。如表1,聯言邏輯包括「聯集、交集」,選言邏輯包括「互斥、兼容、兼有、等同、所有」,條件邏輯包括「充分、必要、充要」。其中選言邏輯運用相同邏輯連接詞表達多重邏輯語義,且與聯言邏輯與條件邏輯的部分邏輯關係重疊,最為複雜難辨。科學教科書蘊含之邏輯關係及其相關性詳如表1及圖1。表1、科學教科書蘊含之邏輯關係 關係語義例句連接詞 聯言交集表皮細胞間散布許多半月形且兩兩成對的保衛細胞。且 聯集電能可以轉換成熱能和光能。和 選言兼有生物常會發出螢光訊號,例如螢火蟲、深海烏賊或燈籠魚。或 互斥這杯混合後的水溶液是酸性、鹼性或中性?或 兼容當施力越大,或力臂越大,力矩就越大。或 所有無論是電或瓦斯,都須節約使用。或 等同這些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質,稱為酵素或酶。或 條件充要磁鐵若為同名極會彼此排斥;若是異名極則會互相吸引。若…則 充分鐵若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則會生成鐵鏽。若…則 必要病毒非常微小,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得到。必須…才 圖1、科學教科書邏輯關係之關聯性二、學生如何理解科學教科書中的邏輯關係?  研究發現學生混淆科學教科書語句所蘊含之不同邏輯關係,在五種選言邏輯中,學生無法清楚分辨語句所蘊含的邏輯關係,舉例來說,「這杯混合後的水溶液是酸性、鹼性或中性?」屬於「互斥邏輯」,表示酸性、鹼性及中性三個化學性質中僅能擇一,不可能同時互存,然而,學生卻將「互斥邏輯」理解成「兼有邏輯」,誤認為水溶液同時具有酸性、鹼性和中性三種性質,可見學生無法從科學教科書的論述中清楚識讀其蘊含之邏輯關係,當學生混淆邏輯關係時,亦會形成錯誤的科學概念。三、科學教學和教科書編輯可以怎麼做?  由上述分析可知,科學教科書論述中蘊含複雜之邏輯關係,而學生對於這些邏輯關係理解不甚理想。科學教科書中的邏輯關係經常透過邏輯連接詞來表徵,這些邏輯連接詞是解讀邏輯關係的重要線索,但不同邏輯連接詞可能表達相同邏輯關係,相同邏輯連接詞又可表達不同邏輯關係,因此,教師在科學教學上應清楚辨識這些邏輯連接詞中所指涉之邏輯關係,並且提醒學生注意科學教科書所出現之邏輯連接詞,並識讀其所表徵之邏輯關係。     教科書編者亦應意識到自己所使用的邏輯連接詞能否明確表徵邏輯關係,在科學教科書語句撰寫上使用精確的邏輯連接詞,例如將「兼有邏輯」的「或」改成「和」,如「生物常會發出螢光訊號,例如螢火蟲、深海烏賊和燈籠魚」;將「等同邏輯」的「或」寫成「又稱為」,如「這些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質,稱為酵素,又稱為酶」,如此一來可減少語意模糊性,促進學生對邏輯關係的閱讀理解,幫助學生科學概念的建構與邏輯思維的發展。資料來源 黃仲義、陳世文、沈彥宏、楊文金(2020)。臺灣學生與僑生對邏輯連接詞「或」在日常與科學情境中的語意理解。臺東大學教育學報,31(1),1-22。DOI:10.3966/102711202020063101001。

香港教科書制度——鬆與綁的拉鋸

壹、議題重要性  順應多元化、自由化與民主化潮流,臺灣自2002年起中小學教科書全面實施審定制度,開放由民間業者自行編輯,象徵著政府對教育知識掌控權力的鬆綁。審定制實施至今已近20年,當初期望教科書多元化與品質的提升也有著不同討論聲音。從這一波課程改革下,如何因應或微調,成為教科書制度改革須思考的議題。  香港除了與臺灣地緣環境相近外,教科書(註1)在兩地的課堂教學、學習、考試均占有重要地位。香港由政府(課程發展議會)負責制定各科課程指引,民間(商營出版社)編寫教科書,再將教科書送交政府評審,認可的教科書便可供學校選用,審定程序大致與臺灣相同。雖然香港教科書制度也是審定制,惟其不強制課本一定送審,且以「適用書目表」作為選書推薦。在自由市場機制下,香港教育局對於教科書的編輯、審查、選用、使用等有一套制度設計(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6),香港學者形容是「徘徊於控制與自由之間」(霍秉坤,2019),筆者認為是在自由之中,設定相關規範,以防止自由失控。  香港教科書制度長期以往採取自由市場導向,有寬鬆也有若干規範,臺灣現正朝向鬆綁的路上,若過於控制,易失去多元,自由與品質該如何兼顧?要規範到什麼程度?鬆綁之間如何拿捏?依此,本文從國際教育訊息中的香港教科書資料,整理出有關編寫、審查、選用、書價等做法,並汲取可反思借鑑之處。貳、香港教科書制度特點一、闡明優質課本的特質,以《優質課本基本原則》引領課本編寫  香港課本的編寫指引及原則,除了有個別學習領域/科目的課本編纂指引外,還有《優質課本基本原則》。該文件清楚說明,學習並不侷限於課本或課堂上,更包括各種學習材料和學習經歷。儘管課本並不是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有鑑於課本是學生重要的閱讀材料,優質的課本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更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因此,課文的質與量必須審慎編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16)。  此基本原則分為5個範疇,包含「內容」、「學與教」、「組織編排」、「語文」、「編印設計」,在數位教科書方面,另有「技術及功能要求」、「運用電子功能於學與教」(香港教育局課本委員會秘書處,2020)。每個範疇下各有數個細項指標,如「內容」範疇下有10項指標,體現科目課程的四大要素(目標、內容、學與教策略、評估),以協助學生的學習;又如「學與教」有9項指標,旨在透過不同學習活動培養共通能力,均衡發展學生不同層次的認知技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16)。  香港教育局所公告的《優質課本基本原則》是各科目共通性的指引,這些指標對於教科書內容、如何設計問題、學習活動的安排與組織、學習的評估與回應等有具體建議,是教科書出版社實用的編撰設計原則。筆者認為課本編撰前提供具體的指引,或許比審查時提出有關學與教等設計方面的修改建議更具參考或影響力。二、選取部分優質課本原則作為審查通過的必備條件,把關基本品質  為確保課本的品質,香港教育局設立了評審程序,送審的課本須由教育局的科目專家、前線教師和大專學者所組成的科目評審小組進行評審,審查範疇包括課本的「內容」、「學與教」、「組織編排」、「語文」和「編印設計」等(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4a),亦即在優質課本基礎之上,香港教育局選取部分原則作為評審通過的必備條件:  內容:(1)配合課程指引的宗旨及目標。     (2)內容有效配合課程要求,不須附加材料,仍足以獨立使用。     (3)資料/數據準確及適切。     (4)概念正確、清晰和發展合理。  學與教:具備必須的學習活動以達成學習目標  語文:語文正確無誤  若上述任何一項未達基本要求,則為「不推薦」(NR),無法列入「適用書目表」(香港教育局課本委員會秘書處,2020)。因此《優質課本基本原則》不僅是課本編寫參考,亦是課本評審的依據,在此基礎上為教科書審查設立了基本通過門檻,從而也可避免審查委員淪為出版社小編,幫忙校對修潤文字。三、以整個學習階段送審,確保品質與連貫  出版社根據各科目課程綱要/指引編寫的新課本,須以整個學習階段的形式送審和批核(如小一至小三、小四至小六、中一至中三、中四至中六),以確保課本的連貫性、品質及其涵蓋的範圍能符合課程的要求(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4a)。部分指定科目/修訂課程可接受「分批送審」,但評審結果仍會依據整個學習階段,也就是全套課本的整體評審而定。評審結果有「推薦」(R)、「不推薦」(NR),即使課本評級為「R」,出版社仍須根據課本評審報告所提出的意見,修訂「必須更正部分」;如送審課本(初版/改版課本)前兩次已被評為「NR」,課本委員會有權不再為有關課本進行第三次評審(香港教育局課本委員會秘書處,2020)。部分科目允許「分批送審」,或可減低因投入課本開發,結果審查後無法列入適用書目表而蒙受損失。  香港採取整個學習階段給予整體評定,確保連貫性與完整性,亦可避免學校所選用的版本,若某冊未通過審查,如上冊通過,下冊未通過,學生可能面臨換版本的窘境。四、賦予教科書出版社送審的自主性與學校的選書權  出版社不一定要將課本都送至教育局評審,但若有意將課本列入教育局「適用書目表」/「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便必須送審(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4b)。經評審而能達至一定水平的課本,會獲列入香港教育局「適用書目表」內,供學校選書之用(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4a)。通過評審的課本,出版社將收到教育局提供的中、英文標誌的電子檔,「標誌」如下圖所示,可印於課本的背頁,除適用書目表的課本外,不可在其他情況下使用(香港教育局課本委員會秘書處,2020)。     因此,香港教育局未強制出版社必須將教科書送審,同時在選用規範上,即使未送審、未通審的教科書,學校仍可選用,賦予學校選書權,可因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及教師專業自主與能力,得以採用「適用書目表」以外的課本和學與教資源。  惟香港教育局(2020b)於2019年推出高中通識科教科書專業諮詢服務,試圖以「自願送審」機制,解決市面上流通多套未送教育局審查的通識科教科書,並考慮將通識科「教科書」納入現行課本評審機制的可行性,也就是說香港的通識科教科書未來可能面臨均須送審,學校才能選用的處境。五、為穩定課本價格及選用秩序,實施「課本、教材和學材分拆訂價」   香港的教科書書價高,有小學家長指稱,透過學校訂購全新的教科書一套,大約須3千多元港幣(約1萬2千至1萬5千元新臺幣),而這已經是透過校方提供的折扣購買(香港事務局,2019)。在自由經濟市場的原則下,香港教育局不會過度干預出版社的商業決定,因此出版社得依公司營運、課本開發成本、市場情況等因素為課本定價,但教育局會採取各項措施,以穩定課本的價格,如「課本、教材和學材分拆訂價」(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4a)。  為有效解決課本與教材綑綁銷售的情況,香港教育局於2014、2015學年起全面實施「課本、教材和學材分拆訂價」政策(分拆政策)(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6),「分拆政策」是指教科書出版商須為課本、教材和學材分別訂價,不可將課本連同教材/學材(如工作紙/「按需要列印」的原件、學習管理系統、作業、暑期作業等)以綑綁方式銷售,亦不可向學校提供贈送,或讓學校借用教材;但供學校選書用的課本樣板書,以及符合有關規範的免費教師用書,則可獲豁免(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6)。  消費者按需求去選購課本、個別教材/學材或「套裝」(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6),減輕家長購買教科書的負擔和避免資源浪費(香港教育局,2015),此政策除了讓出版社有所遵循外,避免變相將開發教材或銷售費用加諸於學生用教科書之中,也避免學校在選用時,因有關利益(如送測驗卷、作業本等),而影響選書結果。六、增加課本重用的條件與機會,鼓勵循環使用  為解決書價問題及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香港教育局推行不同形式的課本重用計畫,例如購買故事書和參考書讓學生借用、舊書捐贈、買賣二手書活動等。此外,在《優質課本基本原則》的「編印設計」亦有具體建議做法,課本在設計時,就能從方便循環再用的角度進行編排,例如:盡量避免提供僅能使用一次的材料(例如只可使用一次的貼紙)或從課本中撕出部分頁數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16)。  另外,在課本「改版」部分,自2010、2011學年起,出版社必須遵守「五年不改版」的規定(初中「生活與社會科」除外),若出版社提出的改版理由不充分或擬改版內容較舊版差異不大,即使已符合五年不改版的期限,教育局亦不批准改版(香港教育局課本委員會秘書處,2020),避免課本內容頻繁修訂更動。  出版社印刷課本時,必須以「附頁」或「勘誤表」形式,展示有關課本的改動或修訂,並透過學校免費派發給使用舊書的學生。學校在書單上應清楚列明該課本的原有版次舊書仍可使用,由出版商提供或從教育局「適用書目表」下載「附頁」或「勘誤表」分發給使用舊書的學生,或通知學生有關修訂的資料(香港教育局課程資源組,2021),若出版社未能達到上述要求,教育局有權將課本自「適用書目表」內刪除。教育局的這些作為均在創造增加課本重用與循環使用的機會與條件。註釋註1: Textbook,香港較常指稱「課本」,臺灣常稱「教科書」,均為課堂中教與學的主要工具或媒介。本文在引用上多遵循派駐人員的用語,其餘則以「教科書」為主,因此本文中,「課本」及「教科書」混和出現。參考文獻 香港事務局派駐人員(2019)。中小學教科書又加價 香港家長慨嘆吃不消。教育部電子報,880。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16)。優質課本基本原則。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2020)。教科書資訊:適用書目表。 香港教育局(2015)。「課本、教材和學材分拆訂價」政策的推行。 香港教育局課本委員會秘書處(2020)。課本評審程序簡介。 香港教育局課程資源組(2021)。學校選用優質課本(印刷和電子)和課程資源問與答。 駐香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2014)。港教局首推電子書較紙本便宜,惟中小學學界反應不寄予厚望。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香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2015)。香港電子教科書博覽會,期3年內提升使用校數。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4a)。香港中小學教科書出版、審查、選用與價格訂定。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4b)。香港電子教科書審查與使用概況。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駐香港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2016)。香港中小學教科書編輯、審查、選用、使用等實務運作及制度設計。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教育研究資訊網。 霍秉坤(2019)香港教科書編審和選用機制︰徘徊於控制與自由之間。教育學報,47(1),71-93。


1   2   ...   83   84   85   86   87   88   89   ...   95   96  
Page: 86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