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搜尋
第 4 期
第 134 期
第 240 期
出版新訊
在松濤、浪潮聲之間閱讀
發展進程與臺灣社會民主化變遷的關連,從多重視角來帶領學子探究、領略臺灣社會變遷的多元樣貌,進一步提升公民素養,逐步落實「全民原教」的目標。
第 248 期
出版新訊
第 252 期
愛學專欄
第 255 期
國際脈動
涵育人民媒體素養暨數位能力策略之國際動向解析
日本文部科學省為培育中小學學生具有對社會問題判斷的能力,以養成具個人見解的公民素養,自 2018 年起邀集學者專家組成「主權者教育推進會議」研商,並於 2021 年 3 月提出報告書
第 257 期
研究紀要
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現在與未來
的部分在於讓學生有多元適性的課程、彈性規劃,以利學生進行自我探索與自主學習等。而我國在2022年國際公民素養評比(ICCS 2022)更拿下世界第一,顯見十二年國教的探究學習及素養導向教學符合國際公民教育的趨
素養導向的創新實踐
范姜老師以「語言素養即是公民素養」為切入點,指出本土語言納入課程教學不能僅憑一腔熱血或以語言傳承為基本要求,而應該以生活於臺灣社會的
第 258 期
活動報導
從心出發:新加坡社會情緒學習之旅
新加坡在社會情緒學習的推展上展現制度規劃的系統性與教學實踐的多元性,成功將個人發展與公民素養培育緊密結合,為學生建立健全人格與社會責任感之基礎。張愛聆老師的精彩演講,除深化我國教育界對SEL內
「雞」密任務:一堂讓孩子學會溝通與思辨的素養課
學,還學會以同理與理性的態度撰寫建設性的溝通信件,進行非暴力溝通實踐,這不只是語文課的延伸,更是一場公民素養的深耕歷程,孩子們從受教者轉變為問題的參與者、解決者,甚至成為社區溝通的橋梁。